李瑄攜帶著他的九霄環(huán)佩,羽林郎只是稍微一檢查,就放李瑄入興慶宮。
在桂花飄香的龍池旁,人們成群地匯聚在一起。
他們聞著令人陶醉的桂花香,期待著宴會上的玩樂。
“南詔國王子閣羅鳳見過天水王?!?/p>
李瑄剛到龍池,與大臣們問好。
這時,一名外國使節(jié)立刻到前來拜見李瑄。
李瑄與吐蕃的大戰(zhàn),對南詔的沖擊力最大。
這些天閣羅鳳一直想拜見李瑄,去宋國公府又不太合適,現(xiàn)終于有機會,在李瑄面前行禮。
“王子不必多禮!”
李瑄回禮道。
眼前的閣羅鳳還未繼承王位,歷史上他比統(tǒng)一六詔,建立南詔的皮邏閣名氣還大。
只可惜,最終與大唐決裂,兵戎相見。
皮邏閣身為南詔國王曾經入長安親自拜見李隆基,被封為上柱國。
今兒子閣羅鳳又來大唐,比其他的部落國家更顯得有誠意。
“耳聞不如一見,天水王比傳說的更英武不凡。吐蕃的甲士漫山遍野,甲騎無堅不摧。他們擁兵數十萬,恃強凌弱,不可一世?!?/p>
“幸有天水王橫空出世,將兇惡的吐蕃幾近全殲,使我南詔安寧。這份恩情,感激不盡?!?/p>
堂堂王子,再次向李瑄一拜,表示對李瑄的尊重。
他此次來大唐,除了面見大唐天子,送上貢禮以外。他父親還囑托他有機會見一見李瑄,看李瑄是什么樣的人,會不會繼續(xù)攻打吐蕃。
“大唐與南詔一衣帶水,甚為親密。吐蕃屢屢犯我邊界,才有如今的結局。只要南詔為大唐定好南疆,兩國將世代修好?!?/p>
李瑄向閣羅鳳回應道。
他覺得唐與南詔的戰(zhàn)爭完全可以避免。
特別是現(xiàn)在李瑄聲威如此盛大的情況下。
南詔要與大唐為敵,要想想吐蕃的結局。
“一定!如果大唐圣人號召,我南詔將義不容辭?!?/p>
閣羅鳳正色地說道。
他聽說吐蕃已經準備臣服大唐,求大唐皇帝的封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