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
李瑄口中的“一姓”,很明顯指的是豪強(qiáng)大族。
在大臣心中,豪強(qiáng)是李瑄眼中的眼中釘,肉中刺,不管干什么,都要錘幾下豪強(qiáng)。
這次更狠,直接釜底抽薪。
李瑄淡然自若,這才哪跟哪啊!
等青苗法出現(xiàn)后,讓豪強(qiáng)大族難以兼并土地。
“右相是什么意見?”
氣氛僵住的時(shí)候,李隆基問李林甫。
他心底是同意李瑄遷移百姓的,無他,可以徹底將五郡歸為華夏,他就有超過漢武帝的功績。
如果五郡漢人太少,將來必定會出現(xiàn)變故。
而且李瑄那句名言也打動李隆基,能做到萬民的憂樂,才是當(dāng)之無愧的圣君。
如果豪強(qiáng)鬧起來,就由李瑄去對付。
“呼!”
李林甫輕呼一口氣出班,在走向案前的時(shí)候,李林甫下意識地看向李瑄。
而此時(shí)此刻,李瑄恰好瞪著他。
四目相對,李林甫心中格登一跳。
小賊不會又出什么鬼主意吧?
是以,李林甫心中很虛。他到案前向李隆基拱手一拜:“啟奏陛下,臣認(rèn)為李大夫新辟五郡,須遷移百姓,使新土繁榮。”
揣摩圣心的李林甫猜出李隆基也想遷移。
他索性同意,以免節(jié)外生枝。
“臣也贊成!”
裴寬心懷寬廣,利國利民的政策,他不會反對。
“啟奏陛下……”
“退下去吧!”
李巖等人還想辯解,但話剛說出來,就被李隆基趕回座位上。
皇帝、宰相都同意,哪怕一些臣子不滿,也不敢吐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