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使李隆基站在花萼相輝樓上,可以直接看到皇城外的街道。
路過的百姓也會看到樓上的李隆基。
李隆基建筑花萼相輝樓,不僅僅是與大臣們在樓內(nèi)吟詩作賦,觀賞歌舞,大小宴會。
更是與萬民同樂,交流同歡之地。
這次獻俘,除了讓樓上的大臣、外國使節(jié)看見,還要讓街道上的長安百姓目睹。
李隆基要讓他們知道,強大的吐蕃贊普,也得向他這個大唐天子臣服。
作為尺帶珠丹出言不遜的代價。
李瑄讓羅興率他的親衛(wèi)回長安的宋國公府邸,安排住下。
他為李隆基準備的物品,也讓羅興等駕車帶回去。
然后招呼諸將,與陳玄禮一起。
尺帶珠丹和吐谷渾小王、象雄王、通頰王、黨項王等人覺得非常難堪。
這些馬車沒有任何遮擋,他們要被當小丑一樣,當街展覽。
以前尺帶珠丹坐上車上,騎在馬上,接受山呼海嘯般的歡呼,所過之處萬民跪拜,敬若天神。
他知道長安還有吐蕃人。
那些吐蕃人見到贊普,又會是何種心情?
但尺帶珠丹的抗議無效,他已經(jīng)被羽林軍架著到車子上。
還想茍活一命的尺帶珠丹只能無奈遵從。
因為他還要向李隆基求饒,保全自己的性命。
再丟人,也沒有向李隆基跪拜時丟人。
尺帶珠丹接受現(xiàn)實了后,其他諸王、政務(wù)大臣更不敢反抗。
李瑄運回來的金銀珠寶,本用袋子裝著,現(xiàn)在卻被羽林軍打開袋子,倒在一輛輛車子上。
這車子雖然看起來更大,但里面空間小,但更多的是為了方便展覽。
所以竟將金銀珠寶裝了“五百車”。
五百名羽林軍駕著這些車,排成長龍。
兩邊都是羽林軍拱衛(wèi),旗幟獵獵,樂器聲一路不絕。
“天水王及冠而王。這幾個月長安因天水王變得不同尋常。自古英雄豪氣,沒有可與天水王比擬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