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瑄點了點頭。他知道大食改朝換代需要持續(xù)很久。
大食也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帝國。
“元帥請看,每個駱駝上都有三袋棉花種子。一共五十匹駱駝,一百五十袋,這些都是我們冒著生命危險,一路打點,才到達您這里?!?/p>
曹吐羅向李瑄介紹的時候,不忘商人本色。
哪怕李瑄是手握三十萬兵馬的元帥,他也想多賺一點。
之前李瑄可是放出豪言,運輸一次棉花種子,能得到絲綢三倍的利潤。
正因為李瑄的名聲,他們才會這樣做。
“把棉花種子取下讓我看看。如果沒有問題,少不了你們的利潤。”
李瑄自然不會黑這些粟特商人,他要可持續(xù)發(fā)展,不能做出殺雞取卵的蠢事。
不單單是棉花種子,以后會有其他事情,需要用到這些粟特商人。
一袋袋棉花被取下后,將袋子口打開。
這些棉花都用皮革包裹著,害怕淋水。
對粟特商人來說,這些棉花是他們的命根子,一定不能潮shi。
其中一個袋子打開后,李瑄抓了一把,每一粒種子上都帶著棉絲,很干燥。
“元帥,這里有一袋棉花,是送給您的?!?/p>
曹吐羅從馬上取下一個袋子,里面有一枚枚已經(jīng)裂開的棉鈴。
李瑄拿起一個棉鈴,將棉鈴掰開。
這棉鈴比后世的棉花小多了,質量也特別差。
這樣的棉花,李瑄估計種一畝,最少需要十斤以上的種子。
雖然這種棉花品種不好,但這只是對李瑄這種見過世面的人來說。
從無到有,已是勝利。
就像長安城外的桃和梨一樣,即便是當貢品的桃梨對李瑄來說都很一般。
可對李隆基來說,上貢的桃梨就是極品。
只要能做成棉衣、棉被,百姓眼里這就是最佳的品質。
“不錯,我都收下了。你要絲綢還是要金銀!”
李瑄將所有袋子的棉花種子都看一遍后,向曹吐羅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