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郎不要用欲望去看一個人。自古帝王,皆會標榜漢高祖、漢光武帝,但無人去自比漢文帝。所以成就漢文帝的獨一無二。欲望膨脹起來,誰又能控制住呢?難道像霍光一樣,不算是失禮嗎?像諸葛亮那樣死而后已,古今一人而已!人只要有機會,都會像梁冀一樣跋扈。董卓、王莽、曹操、司馬懿那樣的人,一定還會再出現(xiàn)。這就是人性?。 ?/p>
“像我這樣恪盡職守,比那些人好太多了,我只是僅次于霍光罷了?!?/p>
“難道七郎不知道我的難處嗎?我從一個侍衛(wèi)成為宰相,我要給自己留后路,也不會有今天的位置。我們之間的間隙并不大,用手輕輕一推,就能合上?!?/p>
“現(xiàn)在圣君降臨,古往今來沒有這樣的大世。我們當齊心協(xié)力,薪盡火傳。這是我們名垂青史的機會??!”
李林甫并沒有因為李瑄的話而憤怒,他現(xiàn)在是真心想與李瑄臨時止戈。先與李瑄聯(lián)手,搞死李亨。
他與李瑄有同樣的政治訴求。
李瑄是聰明人,太子刻薄寡恩,繼位后一定不會放過李瑄。
他不信李瑄會高尚到扶持太子繼位。
李林甫一直認為道德這東西,僅僅極少數(shù)人擁有。
只是大部分人沒有釋放欲望的能力而已!
像漢文帝一樣,掌握天下權柄,卻能約束自己的欲望,所以李世民都覺得自己不及漢文帝。
道德高尚的人,可以尊敬。但如果觸及自己利益的人,不論是誰,李林甫都不會客氣。
“右相確定與我只是很小的矛盾嗎?”
李瑄聽到李林甫說“我僅次于霍光”有點無語。
不過話又說回來,李林甫確實有能力和手腕,只是把權力看得太重。
但他絕不認為自己和李林甫是小間隙。
對李林甫知根知底的李瑄,也不會相信他。
“本相承認,以往對七郎有些不敬,但未對你造成傷害。我現(xiàn)在真心實意向七郎道歉。七郎是寬廣的人,《論語》上說: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p>
李林甫真誠地向李瑄說道:“我要為自己家族考慮,七郎難道不需要嗎?”
他不斷暗示,想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昨日回家,嘉猷觀中,李騰空說阿爺老了。
別人說這話,一定是對他的諷刺。但李騰空說這樣的話,是真心覺得自己父親太操勞了。
李林甫對著鏡子看了半天,他覺得女兒說得不錯。
偃月堂中,也思考不到對付李瑄的計策。
李瑄總能避開過錯,離間他身邊的親信。
以至于依靠他的官吏,人人自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