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墨離吐谷渾造反事件,傳到河西諸胡部后,皆使胡部心服口服,他們沒有不稱贊的,皆想為李瑄效命!
因為他們知道,在李瑄手下付出,能得到回報。
在李瑄手下,不會蒙受不白之冤。
在信服李瑄的同時,他們約束族人的行跡,如有族人犯錯,先執(zhí)族法,再押送官府。
李瑄在河西的威望,再次達到一個高度!
河西走廊通道恢復,又恢復往日繁華。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范昌海、許智、赫連成英和諸葛亮劍一起被押送出晉昌城后,李瑄在劉之儒的送行下,帶著顏真卿等屬吏,向西而行。
敦煌郡,改州為郡前為沙洲。
聽名字就知道,這是一個黃沙漫天的地方。
敦煌南枕氣勢雄偉的祁連山,西接浩瀚無垠的羅布泊荒原,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東峙峰巖突兀的三危山。
就在這沙漠之間,一條甘泉水從祁連山發(fā)源而來。
它從山下的子亭鎮(zhèn),流經(jīng)敦煌城,再到大井澤中。
正是此河,為敦煌注入無盡的活力,成為一片名動西域的沙漠綠洲。
李瑄沿著驛站官道,一路馳往敦煌城。
敦煌郡太守盛玉亮,玉門軍使安元貞遠赴城西的鹽池迎接。
“拜見李帥!”
“拜見都督!”
兩波人行不同的禮儀。
“免禮!”
李瑄讓他們不必多禮。
而后,在他們的引路下,向敦煌城而去。
“安將軍,玉門軍遠在酒泉郡,新遷敦煌,將士們水土是否契合?”
一路上,他詢問安元貞一些玉門軍的事宜。
“回李帥,敦煌與酒泉,在漢代是相鄰的兩郡,風俗人情近似,士兵們并未有什么不適。只是敦煌扼守玉門、陽關,將士們都深感責任眾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