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他的愛子李岫指著后花園的役夫,向他勸諫:“大人久居相位,樹敵甚多,前途布滿荊棘,一旦出現(xiàn)禍?zhǔn)?,恐怕想成為役夫都難了!”
父子之間的肺腑之言,李林甫哪能不知道呢?
他與太子是死敵,太子登基之日,不需要樹倒猢猻散,他們一家必定家破人亡。
他會傾盡所能,將太子扳倒,換一家太平。所以他對李岫回應(yīng):“形勢如此,無可奈何。”
不歸之路,只能一條道走下去。
而李瑄的異軍突起,讓他更加艱難。
“我們都是宗室,同為太祖景皇帝的后代,血脈如此親近,應(yīng)該休戚以共才對。七郎還未婚配,我有一表侄女國色天香,將其許給你。將來你坐我的位置!”
李林甫思來想去,突然向李瑄示好道。
他不僅點名,同為李虎后代的關(guān)系,還想與李瑄聯(lián)姻,安撫李瑄。
李林甫仔細(xì)一想,他與李瑄沒有深仇大恨,好像他一直是受害者。
他陷害李瑄幾次,但都弄巧成拙,反而助長李瑄的火焰。
“口有蜜,腹有劍,能相信嗎?哪天強弩襲來,我還有機會躲避嗎?”
對付李林甫的承諾,李瑄當(dāng)成一個笑話。
連李虎都別出來了,李虎是李瑄的太祖。
從太祖李虎,到烈祖李昞,天祖李淵,高祖李世民,曾祖李承乾,祖父李象,父親李適之。
這么遠拿來攀親戚,也是可笑。
而且在李瑄意識中與李林甫一種存在“隱藏仇恨”,不可化解。
就算李林甫活不了幾年了,也不可能這么算了。
“七郎,你當(dāng)初在靈武遇刺,絕對不是我所為,估計是張齊丘干的!本相一定幫你出這口氣?!?/p>
李林甫向李瑄解釋道,那次確實不是他干的。
想到此時低聲下去對李瑄說話,心中很是憤懣。
“張齊丘都出家當(dāng)和尚了,當(dāng)然什么事情都能往他身上推?!?/p>
李瑄不信李林甫的鬼話。
在靈武遇刺的時候,張齊丘早就被調(diào)入長安,以“阻撓軍功”“貽誤軍機”為由,直接貶為安業(yè)尉。
也不知道是被貶得太狠,還是被李瑄一句“心在動”幡然悔悟,張齊丘不久就辭官為僧侶。
今后張齊丘也會無緣節(jié)度使的職位,他兒子想當(dāng)宰相,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所以李瑄不認(rèn)為是張齊丘刺殺他,八成是李林甫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