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是蓬蒿人是多么的自負(fù)?
那種自信與躊躇滿志,讓李瑄能感受到李白當(dāng)時的心情。
李瑄希望李白能耐心在翰林院等待,學(xué)會能屈能伸,而不是在一年后,被“賜金放還”。
李白太心急,他入仕時間太短,得不到重用是非常正常的。
他要是能換一種心態(tài),翰林待詔,是有機(jī)會與皇帝討論時政的。
聽到李瑄的話,李白只是微微搖頭笑一聲。
賀知章則看向李瑄,他從李瑄言語中,聽到與眾不同的政治智慧。
他還看到李瑄眼中有一種執(zhí)念,話語中有一種堅定的風(fēng)采,將來一定大有所為。
可惜他老了,看不了未來。
“啊……”
就在李瑄與李白攀談,想著等會把酒言歡的時候,前方出現(xiàn)喊聲與騷亂,引起李瑄、李白和賀知章的注意。
同時,曲江池旁的游人,慌忙向遠(yuǎn)處跑開。
李瑄和李白、賀知章看了一眼后,快步向騷亂的中心而去。
入眼是李嶼、盧鉉等人。
而李嶼旁邊的綠袍男子,頭上的帽子已經(jīng)不翼而飛,坐在草叢中,異常狼狽。
不遠(yuǎn)處,一名穿著綺麗華服,游俠打扮的青年,被一群家奴死死地壓住。
還有一柄短刀,掉落在一旁。
“不知死活,敢刺殺朝廷命官。誰指使你刺殺范少尹?”
正憋著一肚子氣的李嶼,對這名刺客的xiong部狠狠一腳。
虛驚一場,他心有余悸,剛才這游俠持劍沖出來的一刻,李嶼以為要刺殺他。
畢竟李林甫害死的人可不少。
由于害怕刺客,平時李林甫出門,有上百奴仆圍在車馬周圍,甚至還會吩咐守衛(wèi)長安街道的左右金吾衛(wèi)開道。
那些想要李林甫命的人,無法接近李林甫,必會拿李林甫的子孫出氣。
這刺客可能是太想殺京兆少尹范陵,在短刀即將刺到范陵的那一刻,李嶼手下一個機(jī)靈的家奴將刺客絆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