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兵近,推完雷石滾木后,立即撤退!”
張萬福向駐守在山口處的兩千蘇毗、通頰士卒咐道。
讓這些兵馬與一萬吐蕃士卒作戰(zhàn),必敗無疑。
巴顏喀拉山口不是吐蕃的主戰(zhàn)場,也不是唐軍的主戰(zhàn)場。
因為唐軍擁有四萬邊軍,六萬附屬胡部,也是十萬大軍。
兵甲更具優(yōu)勢!
即便是硬碰硬,也不虛吐蕃兵馬。
李瑄清楚青海、九曲,以及隴右對大唐的重要性,他只是從八萬多隴右中,抽調(diào)四萬前往長安。
剩下的四萬全部駐扎在柏海一帶。
又以天將軍的威望,征調(diào)吐谷渾、蘇毗、白蘭羌、黨項、西羌等六萬兵馬,堅固這條防線。
如果只是防守,唐軍的兵力絕對能讓吐蕃軍望而卻步。
但段秀實和南霽云想趁著此次來之不易的機會,擊潰吐蕃的北伐軍,將吐蕃重創(chuàng),加劇其內(nèi)部矛盾,為覆滅吐蕃創(chuàng)造時機。
歷史已經(jīng)證明,只要吐蕃強大,就必然會覬覦西域、河西走廊、隴右。
只有消滅吐蕃,才能杜絕其危害發(fā)生。
經(jīng)過九年的鍛煉,唐軍也可以無視雪域高原的冷瘴。
并且唐軍有更輕便,更保暖的棉衣。還把棉衣賞賜給為大唐作戰(zhàn)的胡人部落,使得諸胡部落不僅身暖,還有心暖,他們斗志昂揚,頗有與唐軍同仇敵愾的氣勢。
“隨本將沖鋒,誅殺唐賊?!?/p>
越來越近,尚且磨指揮武士攀爬唐軍故意設(shè)計的斜坡道路。
“放!”
在吐蕃軍爬到坡中央的時候,唐軍將準(zhǔn)備好的雷石滾木放下。
“轟隆隆……”
一塊塊巨大的雷石滾木猛砸而下。
“嘭!”
在光滑的高坡,吐蕃本就站不穩(wěn),在面對排山倒海的雷石滾木,不禁有些散亂。
有的吐蕃士卒被雷石滾木砸中,隨雷石滾木一起滾下。
“不要慌,從側(cè)面攀登,唐賊也就這點伎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