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因為李瑄的到來而不了了之。
崔乾佑又不甘心將蒲津渡和蒲津橋拱手讓給哥舒翰,所以派遣五千精銳步兵守衛(wèi),認為可以阻擋哥舒翰的殘兵敗將……
占領蒲津大橋、風陵渡,局勢逆轉
“我軍已到達蒲津橋對面,正在等我們行動。”
“李將軍,叛軍兇猛,在天亮之前,他們的援軍一定會趕到。你率領一萬士卒從南面進攻蒲津渡口,我率領剩余士卒正攻北面、東面,伺機奪取蒲津大橋?!?/p>
哥舒翰聽到燕軍號角聲后,向大將李承光下達軍令。
他準備兵分兩路行事。
“遵命!”
李承光領命道。
“潼關之敗,數萬兒郎戰(zhàn)死,數萬兒郎奔逃,以至于我們有家不能歸。今日是我們一雪前恥的機會。你們告訴將士們,每斬殺一個叛軍,都獎賞一匹絹,還會得到秦王提拔的賞識,望將士們奮力殺敵,迅速擊潰蒲津渡口的叛軍。”
哥舒翰又向麾下一眾將領說道,進行最后的動員。
守潼關,必守風陵渡和蒲津渡。
哥舒翰在進行“潼關保衛(wèi)戰(zhàn)”的時候,就在這兩個渡口布置重兵,如同堡壘。
今時非比往日。
燕軍未能肅清唐軍在河東的殘部,特別是距離蒲津橋近在咫尺的蒲州城未拿下,就注定他們有失去蒲津橋的風險。
“愿死命一拼!”
眾將齊喝一聲,咬緊牙關。
在哥舒翰的指揮下,迅速分散開。
哥舒翰雖年老體病,不能如壯年時一樣躍馬揚槍,但他統(tǒng)帥的本領還在。
他讓自己的兒子哥舒晃和哥舒曜各統(tǒng)領一支隊伍,分別按照計劃進攻北面、東面。
讓他的奴仆左車率領三百最精銳的鐵甲步兵,伺機尋找缺口突襲蒲津大橋。
只要占領蒲津大橋,援軍就能源源不斷地進入河東。
“殺啊……”
伴隨著滾滾黃河上,喊殺聲直沖夜空。
唐軍占據人數優(yōu)勢,以包圍的形式進攻,以方便各軍戰(zhàn)斗。
“敵軍很可能里應外合,派遣五百士卒守衛(wèi)蒲津橋。其余士卒圍繞蒲津渡戰(zhàn)斗,以防御為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