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以贊普號稱,而是稱自己真正的名字,代表他乞求大唐的圣人能饒恕自己一命。
“奴奴嫁給你,兩國本應該像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一樣,結為同盟,共同進退??蔂枀s不修德行,變本加厲地侵害大唐,天下間有這樣的道理嗎?”
李隆基向尺帶珠丹指責道。
他心中卻有一種前所未有的痛快。
之前的烏蘇米施算什么?
不過是一個被臨時推上去一年多的可汗而已。
要能力沒能力,要聲望沒聲望。
而腳下的尺帶珠丹,為絲綢之路上赫赫有名的王者。
是能一言不合,駕馭四十萬兵馬入侵大唐的人物。
他一句話,能讓周圍的國家,瑟瑟發(fā)抖,主動將國家的金銀珠寶和美女,獻至邏些城。
他想著和大唐爭鋒西域,征服小勃律,迫使二十多個西域國家臣服。
作為大唐帝國的掌控者,征服弱小國家,不足以心動。
征服強大國家的強大君主,才讓李隆基痛快。
“野祖茹向圣人賠罪,今見圣人天威,方知自己不自量力;見長安之貌,想吐蕃猶如偏地。吐蕃的一切都是我的罪過,是我貪圖軍功。看在我們舅甥一家的份上,請圣人饒恕我一命?!?/p>
尺帶珠丹向李隆基再拜。
敗者沒有任何反駁可言,勝者通吃。
因為大唐的邊帥也經常為軍功入侵吐蕃,也會阻撓吐蕃的信件入長安。
有的戰(zhàn)爭,輸了只能是自不如人。
“你對國家之傷,理應斬于西市。念在你是奴奴的丈夫,我饒恕你一命。吐蕃應該向大唐臣服,自降為番邦,你為吐蕃舊主,我封你為河源縣侯,居于長安,作為與吐蕃之好的見證。”
在王公大臣、長安百姓、番邦使節(jié)的觀看下,尺帶珠丹卑躬屈膝,只為茍活。
李隆基不再想著殺死尺帶珠丹。
本來李隆基對尺帶珠丹恨之入骨,但看到尺帶珠丹這種樣子,更覺得他活著才能滿足虛榮。
以后在大小宴會上,讓尺帶珠丹見證大唐的強盛。
河源縣,為大唐柏??ば略O之縣,是為黃河源頭之地。
作為吐蕃曾經的領地。如果尺帶珠丹知道這個縣在,一定會面紅耳赤。
封大唐之爵,也意味著尺帶珠丹是大唐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