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兩方未動刀兵,但僵持中他們已經(jīng)落下風。
這讓躊躇滿志的尺帶珠丹心中很不痛快。
如果再拖兩個月,那就不用打了,直接回雪域高原算了。
恩蘭·達扎路恭也勸說尺帶珠丹果斷行事。
他們猶豫的越久,唐軍就越高興,正中唐軍下懷。
如果不是草場被燒,再等一個月也沒什么,但現(xiàn)在周圍草場被付之一炬,他們必須重新規(guī)劃。
尺帶珠丹害怕沒廬·窮桑倭兒芒和末·結桑東則布在撤退的時候,被唐軍襲擊。
讓青海南的大軍開拔,接應兩位大論的軍隊。
八萬余騎,隨時待命,前去支援。
九曲唐軍面對此情況,也嚴陣以待,盯緊吐蕃大軍的同時,將吐蕃的消息迅速傳給李瑄,等候李瑄的軍令。
李瑄得到消息后,令安人軍、白水軍、大斗軍、豆盧軍、河源軍等河隴十軍,四萬五千步騎踏出唐境,到苦拔海周邊。
李瑄下令拖延苦拔海軍的速度,但不要圍堵,不要交戰(zhàn),讓其與吐蕃主力匯合。
高秀巖那邊的兵馬也是如此!
李瑄從旗幟上得知,沒陵贊在沒廬·窮桑倭兒芒的大軍中。
沒陵贊是他的殺手锏之一,用這張牌打敗四萬吐蕃兵馬不太值。
哪怕有吐蕃的首席大論!
要放長線釣大魚!
與此同時,李瑄率領一萬四千臨洮輕騎、精騎,五萬河朔騎兵,向伏俟城而去。
浩浩蕩蕩的動靜,遮天蔽日的旗幟,甲騎鮮艷,萬馬奔騰雄壯過原野,根本不去隱藏。
沒廬·窮桑倭兒芒探知此消息后,下令士兵在原地防守,根本不敢馳進。
甚至還向尺帶珠丹傳遞此消息。
尺帶珠丹派遣三萬輕騎,僅用數(shù)個時辰,就奔襲至沒廬·窮桑倭兒芒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