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會寫封奏折,將戰(zhàn)況向李隆基解釋清楚。
不過李瑄圓滑許多,他向李隆基說明,之所以如此,是為堵截尺帶珠丹后路。
提高擒殺尺帶珠丹的概率。
尺帶珠丹成為贊普的時間與李隆基成為皇帝的時間重合。
兩人書信往來,尺帶珠丹多桀驁,甚至出言不遜,不將李隆基這個大舅哥放在眼里。
唐、吐蕃之間又發(fā)生過太多戰(zhàn)斗,從擄走百姓到達(dá)化屠城,讓李隆基很沒面子。
李隆基時時刻刻都在想著將尺帶珠丹弄死。
李瑄以擒拿尺帶珠丹為目的,哪怕等到明年春天,李隆基也能忍受。
“李帥,吐蕃人無不畏懼您的威勢,您可繼續(xù)用替身威嚇?biāo)麄?,就算猜測為假,也會給與他們巨大壓力?!?/p>
高適向李瑄說道。
這種真假替身戰(zhàn)術(shù),只有李瑄能夠使用。
高適覺得不妨使用一下,反正對他們沒有損失。
“嗯,這次把我的帥旗擺在九曲一帶?!?/p>
把帥旗擺在九曲,李瑄可能不在,也可能會在。
具體要看吐蕃的下一步動向。
“李帥,從吐蕃的布置上看,是以苦拔海的大軍為主力。我們得到的情報,他們距離我大唐的邊界十分接近,又以營壘綿延百里,似乎是故意讓我們看到。兵法之道,虛虛實(shí)實(shí)。我軍可用,吐蕃未必不會用。我大唐的《孫子》、《吳子》早已傳至吐蕃。如吐蕃之前的祿東贊、論欽陵、論悉諾羅、乞力徐等吐蕃大相,明顯就深諳兵法?!?/p>
在將領(lǐng)們談?wù)摰臅r候,李泌突然提出疑問。
情報上顯示,吐蕃主力大軍距離大唐邊界不足四十里,距離安人軍不足百里。
吐蕃既然是龜縮戰(zhàn)術(shù),那龜縮得有點(diǎn)不徹底。
“先生的意思是,苦拔海前吐蕃許多軍營都是空虛的?”
李瑄頓時明白李泌的意思。
仔細(xì)一想,確實(shí)有可能。吐蕃布置營壘的地方,距離大唐境內(nèi)太近。
但剛才李泌提出要與吐蕃打消耗戰(zhàn),現(xiàn)又覺得吐蕃主力營壘空虛,這是何意?
其他僚屬、將領(lǐng)也同時望向李泌。
這樣的問題沒人提出還好,一旦提出,眾人都有靈光一現(xiàn)的感覺。
“這是我的猜測,不能確定。不過我覺得,空虛只是相對而言,數(shù)萬大軍還是有的。如果苦拔海只是嚇唬我軍,那其主力大概率匯聚在九曲一帶。吐蕃認(rèn)定將軍會從九曲出擊,是以準(zhǔn)備一場針對九曲士兵的伏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