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
磨延啜覺得是這樣,他一身金甲太明顯,如果關(guān)鍵時刻逃命,他一定會被盯上。
在一座營帳后,磨延啜找一名身材、胡須與他相似的近衛(wèi),穿上他的鎧甲,戴上他的帽子。
而磨延啜穿著最普通的近衛(wèi)扎甲,站在假磨延啜身旁指揮。
“回紇雖在負隅頑抗,實則已無機會。擊破前方一切敵人!”
李瑄持槊一柄鐵槍,將一名回紇騎兵挑飛后,大聲喝道。
此鐵槍是他特意讓鐵匠打造,重六十六斤,比之前統(tǒng)牙胡等吐蕃大將的鐵矛還要重不少。
鐵槍在李瑄手中靈巧迅捷。攻擊落下,又有千鈞之力,回紇騎兵磕著就死,擦著就傷。
兵器對碰,無不折斷。
哪怕是擁有鐵甲的回紇將領,也在李瑄面前不堪一擊。
之前李瑄一直在指揮軍隊調(diào)度,現(xiàn)各位置就緒,李瑄放心讓王難得指揮,他要開始他最擅長的沖鋒陷陣。
回紇的許多柵欄已被毀壞,李瑄率神策衛(wèi)正式入回紇的營地。
又奔沖不到片刻,李瑄見有數(shù)隊回紇騎兵沖向他。
但李瑄周圍可不止神策衛(wèi),還有跳蕩精騎,以及三隊臨洮精騎。
“騎鐵馬者,為唐軍主帥,誰殺死他,封其為達干,賞奴隸百人,牛羊千頭?!?/p>
磨延啜知道唐軍精銳,故許以厚重賞賜,讓將領們傳達給每一個士兵。
回紇從未有過殺死一人,而許下這么多賞賜的例子。
可見對李瑄的看重!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回紇騎兵越聚越多,大嚎沖向李瑄。
他們認為自己這么多騎,一起攢刺,怎么也能將李瑄擊落馬。
李瑄見回紇騎兵又聚千人,他號令一隊精騎先去迂回,等會交鋒后,沖擊敵騎側(cè)翼。
他自己率領神策衛(wèi),在跳蕩精騎和臨洮精騎的拱衛(wèi)下,沖擊回紇騎兵數(shù)量最多的地方。
火云馬披鐵甲速度不減,待接近時,數(shù)回紇騎兵一起攢刺李瑄。
“咔嚓!”
李瑄一揮鐵槍,他們的矛全部被折斷。
失去長矛的回紇騎兵,立刻被李瑄的親衛(wèi)策馬上前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