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郎軍功無上,才氣無雙,處理政務剛正不阿,檢舉不法盡心盡責,心中有萬條溝壑,利國利民的政令層出不窮。如果在朝堂上找一人為宰相,那一定是你了?!?/p>
李隆基將李瑄扶起來說道。
“圣人讓臣擔當重任,臣當一心一意,輔佐圣人。請圣人革去臣河東、朔方、河西、隴右四鎮(zhèn)節(jié)度使的官職,以及諸多使職?!?/p>
李瑄主動向李隆基請命道。
“這樣!先革除七郎河東、朔方節(jié)度、支度、營田、押蕃、節(jié)度等使?!?/p>
“七郎亦不再掌隴右、河西兵權,但以宰相的身份,遙領隴右、河西節(jié)度使,如此,歸附的白蘭羌、吐谷渾、蘇毗、黨項、通頰等部,才不敢輕舉妄動;回紇和吐蕃,也不敢再有覬覦大唐之,七郎名將的威望,是鎮(zhèn)國之石。待回紇、吐蕃等完全畏服,再去下河西、隴右節(jié)度使的職位?!?/p>
“七郎的河西、隴右營田、支度、采訪、押蕃、鹽鐵、討擊等大使的職務免去,赤水軍大使、三受降城絹馬互市大使的職務免去?!?/p>
“河西長行轉運能使、隴右群牧大使、黃河轉運大使的職務七郎依舊兼任?!?/p>
李隆基似乎早已有計劃,將李瑄的職務安排得明明白白。
讓李瑄遙領河西、隴右,不領兵權,震懾吐蕃、回紇,以及附屬五部,由楊玉環(huán)提出,正合李隆基心意。
其他的一通使職,確實不適合再兼任。
不過隴右群牧大使的職位,李隆基覺得李瑄干得很漂亮。
三年來一直征戰(zhàn),即便如此,大唐的牧監(jiān)馬匹到達九十多萬匹,還不包括河隴軍隊中越來越多的戰(zhàn)馬。
另外,李隆基還聽說李瑄在青海上一個叫應龍島的地方,培育青海驄的寶馬。
又從西域重金購買種馬,培育優(yōu)良的河曲馬。
李隆基認為李瑄有養(yǎng)馬的才干,所以繼續(xù)兼任。
哪怕李瑄卸任隴右群牧大使,這個職位李隆基也不會讓其他節(jié)度使兼任。
還有河西長行轉運大使,這個職位以前就是宰相兼任。
李瑄用長行轉運為他運送不少寶物,所以他還讓李瑄繼續(xù)。
黃河轉運大使,李隆基也打算給李瑄代管。
這樣李瑄雖然一下去掉眾多使職,但除去已經(jīng)“有名無實”的河西、隴右節(jié)度使,最有權力的三個大使職,李瑄依舊保留。
“臣……遵旨!”
李瑄沒有矯情,向李隆基拜的時候,心中松一口氣。
他一直擔心李隆基會直接剝奪他四鎮(zhèn)的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