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適之只能讓裴靈溪勸一勸李玉瑩,哪怕是自己挑選如意郎君,也要在桃李年華出嫁。
現(xiàn)李玉瑩在天水王府住下,陪伴裴靈溪,和侄子侄女們玩耍的同時,也是覺得李適之老是嘮叨她。
“孩兒拜見父親!”
隨李霅和李季卿入宅后,李瑄一入儀門,就看到李適之正快步走來,他立刻上前拜見。
很明顯,李適之聽下人匯報說李瑄回宋國公府邸后,立刻出堂,看他三年未見的七郎。
可能是進入花甲之年,李瑄西出遠征的時候,李適之提心吊膽。
和他任節(jié)度使的時候不是一個概念,因為李瑄踏上一個從未有唐將去過的地方。
他的七郎不愧是天下聞名的大英雄,做出了前無古人的功績。
雖已罷相,但他們一家盡殊榮。
“至親不用如此!遠征在外,風(fēng)餐露宿,七郎辛苦了?!?/p>
李適之將李瑄扶起來,兒子一如三年前一樣,心中寬慰。
見到神采奕奕、目光灼灼的七郎,他心中的石頭落下,因為他認為兒子遲早會再度入相。
這和功利心無關(guān),自古文人權(quán)貴,都以拜相為最終目的。
李適之老了,希望自己兒子將來越來越好。
其他的兒子才華一般,如李霅、李季卿等,最多是郡守之才。在現(xiàn)在的崗位上,并不是很優(yōu)秀。
他希望他死去以后,七郎能照顧一下他的兄長。
當年李林甫翻手為云,覆手為雨。右相府是長安最豪華的府邸。
再看現(xiàn)在呢?
物是人非!
“孩兒戎馬十年,雪域高原亦去過。在西域談不上艱苦。倒是父親,要注意身體?。 ?/p>
李瑄握住李適之的手說道。
他覺得最艱苦的戰(zhàn)斗,是在雪域高原,許多將士沒有戰(zhàn)死,反而病倒。
相比之下,西征之戰(zhàn),還算順利。
他認為大食軍隊不如吐蕃的步騎,不管是數(shù)量還是質(zhì)量。
“為父有麒麟兒光耀門楣,還有什么不滿足呢?”
說話間,李適之拉著李瑄一起,進入前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