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東北的安祿山,不過是一個跳梁小丑,卻坐擁三鎮(zhèn)節(jié)度使。十載的時候,安祿山在土護真水被奚族、契丹打得抱頭鼠竄,卻無受到責罰?!?/p>
“還有劍南的鮮于仲通,平白無故挑起戰(zhàn)端,大敗給南詔,卻還能回長安任武部侍郎。”
李瑄沒有明說,接下來的話,變得義憤填膺起來。
被李瑄這么說,車神塞、李嗣業(yè)、白孝德、衛(wèi)伯玉、郝廷玉等將領(lǐng),心中確實不忿。
因為李瑄說得是實話。
世人都知道安祿山是阿諛奉承,溜須拍馬,而受到圣人的寵信。
曾經(jīng)李瑄為四鎮(zhèn)節(jié)度使,控地萬里,但沒有人不服。那是實實在在的軍功加身。
但安祿山憑什么為三鎮(zhèn)節(jié)度使,而且在天寶八載的時候,就配和李帥一樣封為郡王?
還有那鮮于仲通,寸功未立,就靠著楊國忠,從芝麻大小的官,成為劍南節(jié)度使。
他們這些將領(lǐng)萬里苦戰(zhàn),才有這種地位。
“不要多想,我只是為你們惋惜。可惜我不是宰相了,不能像是提拔哥舒翰、王難得、安思順一樣,去提拔你們?!?/p>
在眾將領(lǐng)心情復雜的時候,李瑄又這么說一句。
“跟隨李帥一起征戰(zhàn),是生平一大快事,哪怕是兵卒,也無怨無悔。我們相信李帥一定會重新登上宰輔,位極人臣!”
車神塞向李瑄拱手說道。
他們才想起,李帥已經(jīng)登臨過高峰。
“我回不去了。圣人不允許我變法,大族和大臣們反對我變法,豪強和地方抗拒我變法。”
李瑄嘆了一口氣,又說道:“可我害怕大唐積重難返,又不得不尋求改變。讓百姓衣食無憂,讓將士們遠征在外,不必為家中擔憂,這是我的夙愿?!?/p>
“當今天下思變,李帥一定能回長安,澄清天下,我等都支持李帥?!?/p>
李瑄話剛落,李嗣業(yè)大聲喊道。
他是長安人,家中是開元盛世培養(yǎng)出的富農(nóng)。
但天寶以來,家中明顯不如之前,好在他天生勇力,使家中富貴。
他清楚李帥之法,是為百姓考慮,是侵犯豪強大族的利益,才會激起他們的反對。
以前,李嗣業(yè)一直以為自己的勇猛大唐的將士,還要回到各自的軍中。
在宴會上,李嗣業(yè)跳起胡舞,高大的身軀,像猛虎一種氣勢,有一種雄健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