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峴出列,向李隆基拜道,不給高仙芝面子。
“足下竟敢說我不是大食的對手?”
高仙芝見李峴懟他,怒目而視。
他根本就不認識李峴。
高仙芝上次來長安的時候,李峴只是郎中,還未達到京兆尹的高位。
“只是提醒,將軍不要過激。我聽說拯蹈危溺,誅除兇暴,稱之為‘義兵’,正所謂仁義之師所向無敵;敵人來攻擊,不得已而反擊,稱之為‘應(yīng)兵’,同仇敵愾,抗擊侵犯的軍隊定能獲勝;在小事上爭勝斗狠不能克制一時的憤怒,加怒于人,稱之為‘忿兵’,爭氣斗忿的軍隊必會失?。徽J為他國有金銀珠寶有利可圖的,稱之為‘貪兵’,貪婪的軍隊一定會被擊??;憑借國家幅員遼闊,以人口眾多相夸耀,因而想在敵人那里表現(xiàn)自己的威風(fēng)的,稱之為‘驕兵’,驕傲的軍隊會被消滅。這五個方面不僅是由人事決定的,也是天道決定,將軍要多多想想。”
李峴一番長篇大論,諷刺高仙芝率領(lǐng)貪兵屠柘枝城。
同時,也預(yù)言“驕兵必敗”。
大食是強國,哪怕剛建立,也不能小覷。
這番話,差點讓高仙芝破大防。
都說朝堂是看不見的刀光劍影,真是太兇險了,與他無冤無仇的李峴卻來攻訐他。
高仙芝很想說“貪兵必勝”,但在朝堂上之上,他說不出口。
這不符合漢人士大夫的價值觀。
后世都說高仙芝貪婪無度,實際上高仙芝善待士卒,非常大方。
他將自己的珠寶,大量地賞賜給有功勞的部下,使兵卒愿意為他效死命。
“臣等也認為天水王可坐鎮(zhèn)西域?!?/p>
見李峴這個李瑄的鐵桿支持者發(fā)話。
呼啦啦地一群大臣上前,認同李峴。
包括楊國忠新拉攏的大臣。
這讓高仙芝懵逼!
他沒意識到自己陷入爭斗中,在朝堂上勢單力薄的他,根本沒人替他說話。
但以蕭隱之、達奚珣為首的保守派,反對高仙芝成為兵部尚書,這樣高仙芝就能呆在西域。
他們不想李瑄在西域立功,以免圣人高興,再讓李瑄拜相。
可保守派在李林甫死后,根本無法阻礙楊國忠和李瑄的黨派。
而且裴寬也不和他們一伙,他們的聲音注定得不到李隆基的重視。
“天水王,你愿意前往西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