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支持相公,法令實(shí)施后,天下繁盛。以我性命換法,亦心甘情愿?!?/p>
趙奉章自是支持李瑄。
“做任何事情,都有困難,只是分大小罷了?!?/p>
楊慎矜同意一條鞭法和考成法。
接下來,韋見素也同意。
“必跟隨李相澄清天下……”
有這些三品大臣支持,其他無條件支持李瑄的臣子就更多了。
他們看到困難,但更愿意相信李瑄能帶著他們克服困難。
李峴、路嗣恭、裴遵慶等,心中也被感染,他們看梨花落在李瑄肩頭,產(chǎn)生期望。
或許一條鞭法和考成法,會(huì)如常平新法一樣順利呢!
不論怎么樣,在朝會(huì)上李瑄會(huì)鼎力支持。
變革派官吏離開李瑄的府邸后,已經(jīng)是日落。
李瑄不顧宵禁,乘車前往裴寬的府邸。
告訴裴寬一條鞭法和考成法的事宜后,裴寬有和李峴一樣的顧慮。
李瑄向裴寬擔(dān)保,只需要裴寬的支持,其他事情李瑄,哪怕是罷相,他一力承擔(dān)。
裴寬最終同意!
如考成法這種,考核官吏,為民得利。
李瑄肯定不需要真正實(shí)施,但必然要讓天下百姓知曉,這是被譽(yù)為‘小相公’的李瑄所為。
今年春天的時(shí)候,李瑄以使職繁多為由,卸任常平新兵指揮使,推薦廖崢嶸接替。
除了朝廷的文書,常平新兵更能將此事傳到鄉(xiāng)里。
翌日,興慶殿,朝會(huì)。
隔了五日,李隆基終于通知文武百官上朝。
由于些許大事,此次朝會(huì)李隆基沒有像之前那么慵懶。
此時(shí)此刻,坐在文官首位的李林甫一臉老態(tài),雖戴著官帽,但能看到他兩鬢皆是白發(fā)。
任誰都能看出李林甫風(fēng)燭殘年。
他自年入花甲后,一直飽受李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