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祿山親衛(wèi)被殺死在西市,震懾了長安的潑皮無賴。
但文武百官也意識到李瑄在對付安祿山。
安祿山一直不被文武百官喜歡。
明明因貪功冒進,敗仗全軍覆沒。卻還能步步高升,但凡是武將心里都會不服氣。
身為邊帥,一年從范陽跑回長安數(shù)次,不斷討好圣人,文官都會不喜歡。
zazhong胡人的身份,比普通胡人更卑賤。
安祿山都可以當(dāng)楊玉環(huán)父親了,卻腆著臉認楊玉環(huán)為干娘。文人士子皆鄙夷。
在這種臭名遠揚下,大部分文武百官甚至認為安祿山親衛(wèi)搶劫是真的。
只有極小一部分覺得蹊蹺。
如李林甫這種,他想為安祿山申冤,但害怕是陷阱。且三司被李瑄掌控。即便有念頭,也擔(dān)心李瑄玩弄權(quán)術(shù)。
李林甫只能在安祿山離開前,召其入府邸,雖然只是送行安祿山,但兩人皆心照不宣。
因為他們的敵人都是李瑄!
七月中旬,梨子快熟了。
楊釗因?qū)徖戆缸佑泄?,被李瑄舉薦為給事中,兼御史中丞,專判度支事。
溜須拍馬的楊釗能晉升,令朝野頗有微詞。
但李瑄知道李隆基有意提拔楊釗。
因為李隆基自以為自己發(fā)現(xiàn)楊釗是“大才”。
李瑄只不過順水推舟,提升楊釗的地位,讓安祿山惶惶不可終日。
李瑄會讓安祿山認為,自己哪怕不被李亨登基后殺死,也會被楊釗害死。
野心勃勃的安祿山唯有一條路可有。
但楊釗并沒有控制御史臺,因為李瑄舉薦楊慎矜為御史大夫。
讓楊慎矜提升地位,繼續(xù)掌控御史臺。
然長安在此事發(fā)生一件大事,支持李瑄變法的大吏,禮部尚書席豫,在長安病逝。
彌留之際,李瑄前去看望。席豫握住李瑄的手,他沒有讓李瑄照顧他的后人,只是祝福李瑄完成變法:“雖不得見,亦可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