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臺和坐席也擺在沉香亭前。
李瑄放下琴后跪坐。
凡能看到李瑄,目光皆被李瑄吸引。
一襲紫色圓領(lǐng)長袍的李瑄,少年英俊,以獨特的氣質(zhì),坐在燈光和月輝交織的地方。
人們覺得他是大才子,沒人敢想相信李瑄能躍馬持槊,橫掃萬夫。
李隆基期待李瑄指下的音符,更期待李瑄能做出讓他心怡的詞。
他需要這樣的“知音”。
楊玉環(huán)更別說,嫵媚又清正的眼眸凝視李瑄,靜靜等待。
“噔……噔……”
李瑄輕舒一口氣后,緩緩撫琴。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起初的聲音,淅淅瀝瀝,像是細(xì)小的雨一樣,無比的輕柔與細(xì)膩。
周圍的人好似剛一接觸曲調(diào),就被拉入不同的意境之中。
那時一種清靜悠遠(yuǎn)的感覺。
他們第一時間,腦海中想得是天空中的圓月,還有一種思愁情緒。
或許李瑄的琴技不算高超。
但李瑄的曲子,有些絕世,讓人情不自禁地代入……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李瑄繼續(xù)深入自撫,低緩悠遠(yuǎn),飄渺入無。
很快,李瑄就覺得自己陷入悅己的狀態(tài)中。
散音松沉而曠遠(yuǎn),讓人泛起遠(yuǎn)古之思。
泛音則如天籟之音,有一種飛仙之感,在天上,在月中,在云間……
按音更為豐富,手指下的吟猱余韻,綿細(xì)悠長。
李瑄像是在用伏羲琴追逐仙……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