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下旬,李瑄徹夜趕路,回到湟水城。
他之前看好的工匠公輸青子,已被李隆基免去一死,特令到姑臧城為工匠,聽候李瑄的差遣。
不久后,公輸青子就會被送至河西。
還不待劉晏派人迎接,李瑄就進入城中。
他來到府衙,聽取劉晏匯報工作。
河西和隴右,已經(jīng)有一大半軍隊到位。
未到位的軍隊,是玉門、寧寇、墨離等軍,無傷大雅。
河?xùn)|、朔方的騎兵預(yù)計在八月下旬,會先后抵達。
所以計劃用兵要等到九月份。
五萬騎兵,其中有一萬三千精騎,五千攜持角弓弩的騎兵,對此戰(zhàn)十分關(guān)鍵。
“吐蕃那里有何動向?”
李瑄向劉晏問道。
此時李瑄的府衙中,樹立隴右、河西、河?xùn)|、朔方四鎮(zhèn)旌節(jié),威嚴(yán)無比。
“回大夫,我軍已探查到吐蕃三路駐扎。其一為與九曲對峙的吐蕃兵馬。其二為赤嶺東山口的兵馬,他們在大半個月前,就讓數(shù)萬大軍駐扎在石堡城下,他們應(yīng)該是害怕我軍再用石堡城做誘餌。吐蕃最后一部駐扎在青海東苦拔海一帶,那里旌旗遮天蔽日,營壘綿延百里,似乎兵馬最多?!?/p>
劉晏向李瑄回答道:“至于吐蕃贊普在哪里,還不得而知?!?/p>
“吐蕃的布置,像是以防守為主……”
李瑄的腦海呈現(xiàn)一幅地圖,通過劉晏的描述,地圖上出現(xiàn)吐蕃的布防。
如果吐蕃欲進攻,最好是調(diào)離更多兵馬,出赤嶺東山口。
或者準(zhǔn)備羊皮筏、牛皮筏,大軍從各處渡過黃河,進攻九曲。
從青海東面方向進攻大唐,不是上策。很容易被大唐在九曲的兵馬出擊,牽著鼻子走。
因為大唐全力進攻青海南的時候,吐蕃需要需要回防。
而安人軍一帶,唐軍可以讓百姓回城,以萬人守一城,堅壁清野。
吐蕃帶著大量士兵深入腹地,需要一定時間。
戰(zhàn)場上,時間是最重要的。
現(xiàn)在赤嶺東山口被吐蕃重兵陳列,青海東部的口子也被把住。
再與青海南部營壘吐蕃士兵,互為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