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的目光又被吳道子吸引。
“唰唰唰……”
吳道子揮毫,在墻壁上勾勒起來。
每一筆,每一畫,像是提前想過如何落筆一樣,非常連貫。
中途沒有停頓,一氣呵成地在畫山畫水畫物。
丹青妙手,不拘繩墨。
吳道子的畫風(fēng)繼承了張僧繇的“疏體”一脈。正所謂“筆方一二,像已應(yīng)焉”,一部分很快就畫成,其惟妙惟肖,嘉陵江的山清水秀活靈活現(xiàn),震驚在場的畫師和精通筆墨的翰林學(xué)士。
李隆基作為滿身藝術(shù)細(xì)胞的皇帝,也被吳道子的畫風(fēng)動容。
眾皆密于盻際,我則離披其點畫,眾皆謹(jǐn)于象似,我則脫落其凡俗。
這種獨特的風(fēng)格藝術(shù),使吳道子繪畫神速。
但其簡潔的畫風(fēng)下,內(nèi)容又非常豐富。
三百里嘉陵江一步一景,景景各異,景景皆妙,吳道子無不一一畫出來。
只見山清水秀、翠竹欲滴,滔滔江水在響在流,竹筏小舟順流而下;白帆點點、漁歌互答、川江號子,充盈于耳,樓臺亭閣、村落百姓、仕女人物、歷歷在目……
包括李瑄和李隆基在內(nèi),從之前的動容,變得目瞪口呆。
李林甫臉色也逐漸陰沉下來。
這吳道子,難道真有神仙相助?
是李瑄邪乎?
還是吳道子邪乎?
正午時分,李隆基都看餓了。
他讓宮人準(zhǔn)備美食珍饈,于大殿宮大臣們食用,還特意呈在吳道子面前。
但吳道子對美食視若罔聞,他似乎一點都不被形象,繼續(xù)揮毫,不斷前進(jìn),擴延山水,填充景物,使整幅畫卷飽滿。
從不到辰時開始繪畫,至太陽落山。
“掌燈!”
李隆基看大同殿像要幽暗,立刻令宮人保證大同殿的明亮。
吳道子用自己的畫工,讓李隆基親身體驗一次嘉陵江山水。
他忘乎所以,一天時間都在大殿上,看吳道子締造山水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