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那些豪強,說不出會買通文人,弄一些歌謠在長安流傳。
“圣人時時夸贊七郎的功績,贊賞七郎的詩文,能作出‘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的人,怎么會有其他心思呢?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七郎不必介懷?!?/p>
楊玉環(huán)挪動一下嬌軀,輕聲細語地安慰,她認為天下間再無一人,有七郎這樣的忠心。
“三人成虎,人言可畏。我是武將,總想為國家效力,為圣人開疆擴土。我治罪太多魚肉百姓的豪強,那些人恨我入骨,時時想殺死我。圣人難免會被影響!”
李瑄惆悵地說道。
心中卻覺得楊玉環(huán)天真得很。謠言止于智者,可不適用于李隆基。
身正不怕影子斜,也僅此而已。
一旦鋪天蓋地的消息傳來,想讓李隆基不多想是不可能的。
“如果我還是貴妃,就將這個消息提前告訴圣人,讓圣人知道不久后有豪強要害你,編造謠言。圣人有心理準備,必不會再誤會七郎?!?/p>
楊玉環(huán)說出李瑄想告訴她的話。
“多謝娘子。民間夫妻,還會有爭吵的時候,您與圣人之間的矛盾,一夜之間,就能冰釋前嫌。將來圣人一定會更加珍惜娘子?!?/p>
李瑄很高興,贊嘆楊玉環(huán)的領悟能力,不忘對她夸贊一句。
整個天寶年間,最穩(wěn)的,就楊玉環(huán)貴妃的位置。
“七郎吉言?!?/p>
楊玉環(huán)雖然這么說,但心里并不是很開心。
她與李瑄談論,皆無聊之事,見李瑄未敢直視,她不禁有些失望。
因為李瑄太懂禮數(shù),她雖為貴妃,甚至有一種自慚形愧的感覺。
有李瑄珠玉在前,相比之下,安祿山就像是小丑一樣。
“七郎先前說回長安后再娶妻,你要與吐蕃大戰(zhàn),戰(zhàn)罷以后,就要回長安了嗎?”
楊玉環(huán)希望李瑄回長安為官,故而又再次詢問。
她不懂戰(zhàn)事,只見李瑄連連大獲全勝,神勇蓋世。她對李瑄無比自信,認為李瑄這一次與吐蕃決戰(zhàn)不可能輸。
“吐蕃占據(jù)地利,他們失敗會藏身雪域高原,那里冷瘴彌漫,只有吐蕃人能適應。我擔心他們趁我不在的時候侵略國家,擄走百姓?!?/p>
李瑄又一說三嘆,希望楊玉環(huán)幫忙那一件事情。
“七郎已經打敗吐蕃好多次,再勝一次,她們應該不敢再犯邊了吧!”
軍事問題,超出楊玉環(huán)的認知,她所了解的,和常人一樣,都是人之常情的推測。
“娘子有所不知,蕃賊反復無常,不懂禮儀教化,他們勝則擄掠,敗則求和,一旦在雪域高原恢復元氣,沒幾年會再次北上,報仇雪恨。我大唐與吐蕃交往一百多年來,與吐蕃稍大的戰(zhàn)役都有上百次,沖突小戰(zhàn),數(shù)不勝數(shù)。特別是現(xiàn)在的吐蕃贊普尺帶珠丹,極度邪惡,哪怕金城公主在世的時候,他都時時趁大唐不備擄掠邊民,在邊境燒殺搶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