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王琮也吐出這兩個字。
李瑄有備而來,他也意識到現在存亡之時。
一個不甚,就會死在李瑄的刀下,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成就李瑄的名聲。
聽到王琮的話后,盛玉亮這才松開王琮的衣襟。
王琮不禁向盛玉亮詢問:“可我們想除掉李瑄,談何容易。據說他能生撕猛虎,萬人難敵。城中的玉門軍,隨時會調動支援李瑄。況且,即便殺死李瑄,我們又該怎么辦?”
這是王琮擔憂的問題。
李瑄彪炳的功勛,無人不知!
“哼!猛虎兇殘,十個獵人就能捕殺。都傳李瑄萬人之敵,蓋霸王之勇,我是不信,再怎么也是血肉之軀,戰(zhàn)場殺百人最多極限。更何況,如果李瑄沒有戰(zhàn)馬,他還有那么厲害嗎?十個人撲過去,就能將他撲倒?!?/p>
“我們以找到賊商,引誘李瑄出城,去城南龍勒山下的莊園內,在那里伏殺李瑄?!?/p>
“殺死李瑄后,我們將其嫁禍給那三個胡人商隊,然后將那三個胡人商隊全殺了。”
盛玉亮很快就想到一條計策。
“我們跟隨李瑄去龍勒山,李瑄死了,我們卻活著,圣人一定會審訊所有官吏,到時候我們也難逃一死??!”
王琮雖然覺得計策很妙,但不足以為他們開脫。
他們把李瑄叫到龍勒山下的莊園,結果萬人敵的李瑄死了,他們活著,是個人都會懷疑他們。
李瑄是圣人最寵愛的臣子,想輕易揭過,怎么可能?
“取下李瑄的腦袋,投靠吐蕃。榮華富貴,也應該可以保持吧?”
盛玉亮一想,是這么個道理。李瑄死,他們也難活。
李瑄活,他們必死。
索性咬了咬牙,投靠吐蕃王國。
李瑄連連重擊吐蕃,攻克九曲,使吐蕃元氣大傷,國力相較于天寶元年跌落一大截。
直到現在,李瑄還在九曲屯步騎十萬。
其吞并青海的目的,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吐蕃失去青海,則失去北上河隴的機會。
李瑄是吐蕃的眼中釘,肉中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