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瑄在九曲,而且唐軍營壘無數(shù),河對岸馬匹嘶吼沖天,這代表吐蕃不能輕易進攻。
只能忍辱負重,暫時臣服于大唐,保住青海和石堡城。
讓李瑄停止進攻。
現(xiàn)吐蕃貴族內(nèi)部,已有放棄青海、石堡城,遷徙百姓,退回雪域高原的言語。
沒廬·窮桑倭兒芒知道這種言語還算理智,但贊普是不可能同意的。
贊普寧愿臣服于他最恨的“舅哥”,等吐蕃國內(nèi)少年成長起來后,再報仇雪恨。
當然,沒廬·窮桑倭兒芒覺得李隆基不一定會同意求和,要隨時準備戰(zhàn)斗。
……
李瑄在白雪中陪伴將士守衛(wèi)九曲的時候,一年一度的元正日到來。
長安的大街小巷,張燈結彩。
不論是王公貴族,還是平民百姓,都在等待辭舊迎新。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隨著一陣爆竹聲,垂髫小兒唱著最近流傳的詩歌,在長安小巷奔跑而過。
宋國公府前,填塞街陌,拜年者如云而來,連公主親王,都要往宋國公府送一份禮,表達祝賀。
李適之享盡天倫之樂,唯一遺憾的,就是日夜期盼的七郎未能歸來。
今年連信件也未寄回來。
他不過問政事,只是知道七郎大破回紇后,與吐蕃在九曲交戰(zhàn)。
好在前不久李瑄將吐蕃大論的首級送往長安,代表李瑄已經(jīng)完成階段性的勝利。
大唐與吐蕃戰(zhàn)斗一百多年,
授上柱國,封楚國公,兼河西、隴右采訪大使
興慶宮,花萼相輝樓。
李隆基剛定下后天舉行新年大宴。
以往的新年,李隆基會和其他的嬪妃們和兒子女兒,在大宴前舉行家宴。
現(xiàn)在則是只宴請公主、駙馬、皇子、王妃、太子、太子妃和皇孫們。
嬪妃只有楊玉環(huán)一人。
除此之外,楊家姐妹一起在新年玩樂,堂而皇之參加李隆基的家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