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shí)隔不到十年,九曲吐谷渾再次造反……
不遠(yuǎn)處的白蘭羌騎兵呆若木雞。
還沒與唐軍打起來,吐谷渾就散了,這還怎么打?
“啟稟將軍,聽說是李瑄親自領(lǐng)兵而來,將吐谷渾策反了?!?/p>
一名探馬向白蘭羌大將宕劍稟告道。
“你再說一遍?”
宕劍摸了摸耳朵,他以為自己聽錯(cuò)了。
李瑄不是在青海嗎?
“就是李瑄!一百多步,一下把吐谷渾主將射死了。他軍中許多都是吐谷渾的俘虜,然后就把吐谷渾策反了?!?/p>
探馬信誓旦旦地說道。
“這么想還是有可能的。唐軍都是一人數(shù)騎的部隊(duì),上次李瑄突襲青海就是率領(lǐng)這樣的騎兵??磥頉]廬大論被李瑄騙了,青海的騎兵,不是李瑄率領(lǐng)?!?/p>
宕劍想到如此精銳的唐軍,直接就拿下樹敦城,有八成概率,此唐軍為李瑄統(tǒng)帥。
“將軍,唐軍還有重甲騎兵,吐谷渾又被策反,我軍該怎么辦?”
白蘭羌副將昶青向宕劍問道。
此消彼長(zhǎng),一旦大戰(zhàn),他們沒有絲毫獲勝的可能。
“唉!我們撤回部落,向王請(qǐng)示?!?/p>
宕劍下令白蘭羌騎兵也撤退。
九曲或許要換主人,白蘭羌王應(yīng)該投靠大唐。
“萬一吐蕃保住九曲呢?”
昶青明白宕劍的意思,他就這一點(diǎn)提出疑問。
“這里的吐蕃士兵如果敗了,就不會(huì)有守住的可能?!?/p>
宕劍搖頭說道。
“將軍不果決??!王讓您便宜行事,保住白蘭羌的力量。既然知道吐蕃大勢(shì)已去,何不殺掉軍中的吐蕃官吏,向大唐投誠(chéng)。我們和吐谷渾還有一萬步兵正在整裝到來。在我們的幫助下,大唐必然能控制九曲。”
“這也是我們的誠(chéng)意,王也會(huì)因此賞賜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