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瑄就說不準(zhǔn),年少且天不怕地不怕,太過好戰(zhàn)。
只是若揮師南下閱兵,但凡是個人都能看出這是在響應(yīng)吐蕃。
畢竟回紇自己的事情都沒干完,竟有心思在白亭海以北閱兵。
“今日得罪,無非明日賠罪。只要吐蕃不敗即可。吐蕃這些城堡修建完畢,必能將唐軍拖在河隴?!?/p>
骨力裴羅下定決心。
他身體不太好,想趁著還有精力的時候,看到一手建立的回紇汗國壯大。
恩蘭·達扎路恭說拔悉密汗國曇花一現(xiàn),說到骨力裴羅心上了。
他認為自己和頡跌伊施可汗不同,他是英雄,絕不能到頭來一場空。
殺父之仇,加上骨力裴羅認為李瑄“摘桃子”的行為,一直被他記在心里。
當(dāng)初烏蘇米施和頡跌伊施明顯跑不掉。
卻成就李瑄威震草原的事跡,突厥王室最珍貴的珠寶,也都被李瑄拿去。
“大汗決定,兒臣不再勸阻。只是派遣輕騎,要在前方二百里布置探馬。一旦大部唐軍騎兵出現(xiàn),我軍就立刻退回草原。李瑄這個人,敢數(shù)千里奔襲與我爭奪突厥可汗,敢率一千多騎孤軍深入吐蕃腹部,就一定敢突襲我軍。那樣就無法調(diào)解了?!?/p>
磨延啜向骨力裴羅提醒道。
他害怕李瑄得到這個消息后,一怒之下,放棄進攻吐蕃,突襲他們的“閱兵”騎兵。
“雖然多慮,但這樣安排也好。不過還有一個問題,如果我軍閱兵威懾不到李瑄,他依然征河西兵馬去進攻吐蕃呢?”
骨力裴羅向磨延啜問道。
如果那樣的話,就太打回紇汗國臉了。
“兒臣建議不能戰(zhàn)!”
磨延啜向骨力裴羅回答。
但按照邏輯,戰(zhàn)爭上沒有萬一,哪怕李瑄知道這是計策,也一定會留下河西軍主力防守。
為了征戰(zhàn)另一國,將百姓置于危險之地,這不是英雄所為。
如果李瑄真的讓河西百姓置身于回紇騎兵的馬蹄下,那他們也只能讓吐蕃自求多福了。
“也只有如此!”
即便攻擊大唐河西,隔斷西域之路很誘人,但骨力裴羅這點定力還是有的。
那時候,李瑄一定不會再攻擊吐蕃,反而派精騎回防,突擊他們。
得到回紇的回復(fù)后,恩蘭·達扎路恭臉上露出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