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瑄若有所指地向安祿山說道。
這讓安祿山心中一突,李瑄的眼睛像是看透他的內(nèi)心他,他正打算回去后逼反奚和契丹,用他們刷戰(zhàn)功。
但李瑄一句話讓安祿山心里很虛。
他不禁心中打鼓,如果那樣,李瑄會不會彈劾他?
“不會,不會,既以臣服大唐,邊帥會安撫他們,讓他們感受到圣人的皇恩浩蕩?!?/p>
安祿山伸出兩只胖手在李瑄身邊搖擺,同時,他的頭搖得跟撥浪鼓一樣,甚是滑稽。
如果安祿山這家伙在后世,一定可以當個喜劇明星。
從滑稽的動作上,讓人看到他純樸與親切。
若李瑄不是穿越者,也會認為安祿山的心思單純。
怪不得連安思順多次說安祿山要造反,李隆基都不信。
怪不得誰狀告安祿山造反,李隆基會將其綁到漁陽,受安祿山處置。
這種動作、表情、說話語氣偽裝十來年,確實會麻痹一個人。
比如去年安祿山對李隆基的奏折:院子里面有蟲子吃禾苗,臣焚香禱告,要是臣事主不忠,就讓蟲子吃臣的心;要是臣事主竭誠,那就讓蟲子去死吧。
不久后又來一份奏折,說神鳥飛來吃光蟲子。
并非李隆基相信這么荒謬的話。
安祿山通過這種充滿兒戲色彩的故事來向李隆基表明自己的忠心耿耿。這在久經(jīng)圣賢熏陶的漢人士大夫看來,安祿山邀寵獻媚的方式過于直白、近乎呆板,像是個蠻夷中的蠻夷。
但安祿山實際上是把李隆基想象中的“野蠻人”應該具有的淳樸發(fā)揮到了極致,并讓李隆基感覺到安祿山這個人尚未開化、心思簡單,不像受過文明熏陶的漢人士大夫已學會了偽裝和說謊。
通過一系列偽裝和隱藏,連李林甫這種老奸巨猾的人,都被安祿山欺騙十來年。
等李林甫死后,李隆基竟然會因為安祿山狀告李林甫謀反,而把李林甫的墳墓挖開。
可見已深中“祿山之毒”。
“我只是酒后戲言,不必當真!”
李瑄喝了一杯酒,像是開玩笑一樣。
旁邊的高力士微微皺眉,他也覺得安祿山?jīng)]問題,但安祿山的出身和行徑畢竟讓朝野非議。
他只是不建議李隆基太把安祿山當回事,像七郎這樣謙恭有禮,文武雙全的宗室子弟,才是國之肱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