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邦·達倉看到李瑄露出這一手后,面露震撼,他自認為做不到這一點。
所以他先率領親衛(wèi)在后面龜縮,等士兵們消耗李瑄力氣后,再馳前給予李瑄致命一擊。
蔡邦·達倉想得很美,但李瑄已經盯上他。
身邊數十名鐵甲護衛(wèi),用屁股都能想到這是吐蕃的大將。
但吐蕃的大纛在另一邊立著,那才是李瑄的目標。
先斬了這大將,當開胃菜!
剎那間,雙方槍矛在碰撞在一起。
“噗嗤!”
李瑄持馬槊將一名穿著鎖子甲的吐蕃百夫長洞穿,尸體被高高地挑在槊刃之上,隨手一揮,尸體撞倒兩名未散開的吐蕃騎兵。
這是李瑄的經典招式,最容易震懾人心。
尸體扔飛后,李瑄的槊刃如利劍一樣橫掃,交錯過的幾名吐蕃騎兵瞬間脖頸飆血。
“噗嗤!”
借助這空隙,李瑄又刺死一名吐蕃士兵,將其挑在槊刃上甩飛出去。
“這是李瑄,就是李瑄!”
吐蕃士兵們頓時驚呼,把人挑飛當小雞一樣扔出去,這是傳說中李瑄才能做到的事情。
這份勇猛雖讓吐蕃騎兵畏懼,但更多騎兵轉殺向李瑄。
“來得正好!”
李瑄正嫌殺得慢呢,見向他策馬而來的吐蕃將士,他沒有絲毫畏懼。
他挺槊直擊,于刃林之中縱橫,他順風擊之,更漲身勢。
出槊與收槊一氣呵成。
“鐺!”
有時還一次舞槊,抵擋數矛攢刺,凡被李瑄擊中矛桿,吐蕃士兵無不虎口崩裂,有的干脆脫手。
僅僅片刻間,李瑄獨殺數十騎。
由于李瑄吸引大部分注意力,親衛(wèi)們跟隨在李瑄身邊暢快出擊,每名親衛(wèi),都手刃三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