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駒島也因此而名!
實際上,這就是青海驄的由來,只是沒有傳說中的那么神,吐谷渾人將青海馬和西域馬一起趕到龍駒島上,讓它們交配繁衍,誕生良馬。
這足以證明,青??梢栽诤D月通行。
“李帥,這樣的事情,您要慎重考慮。吐蕃的援軍,一定會趕過來。雖在行大丈夫之事,但失去先機,恐有難以完成目的且自傷?!?/p>
高適向李瑄勸說道,畢竟李瑄是隴右主心骨,不可有失。
“護國安民,是我輩將領本職。我認為殺死百名吐蕃士兵,不如解救一名受苦的大唐百姓。我平生的初愿,是為了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yè)。你們看著西方,能忍心只隔著一個巴掌大的小水泊,讓婦孺繼續(xù)在那里受苦嗎?”
李瑄目視西方,緩緩得說道。
這句話讓高適無語,廣袤無邊的青海,竟然被李帥比喻為巴掌大的水泊。
不過他心中敬佩李瑄的英雄之氣,若無包羅五湖四海的xiong懷,說不出這樣的話。
“可您的生命更重要,您只有安然無恙,才能解救更多百姓,才能戰(zhàn)勝吐蕃!”岑參也上前說道。
“從前耿恭以微弱的兵力拒守西域孤城,抗匈奴數(shù)萬大軍,他們鑿山為井,煮弓為食,等回到玉門關的時候,部下只剩十三人,我們現(xiàn)在難道有他們困難嗎?春秋時,先軫只是一小國將軍,卻能在保家衛(wèi)國時,脫去鎧甲沖入夷狄的軍中戰(zhàn)死,更何況我一大國主帥?!?/p>
李瑄當仁不讓地辯解道。
“李帥神勇,我等自然相信,可您要救回婦孺,在行軍路上怕是很困難?!备哌m認為騎兵在于機動。
即便李帥橫跨青海,出其不意地拿下吐蕃軍,帶著一群不會騎馬的婦孺,必然會被陷入吐蕃圍剿之中。
“此言差矣!這天寒地凍,就是蒼天助我!海水冰封,河水結凍,馬匹隨易馳騁,只要不絕于路,我必然會安然回到邊境。”
李瑄指著天說道,自古一股豪邁之氣。
只需要一千多騎,不多不少,正適合在無邊的原野、冰海上馳騁!
“你們不要說了,我只帶一千五百騎,你們隨其他軍,帶著百姓先回國境。安人軍會接應你們!”
李瑄制止他們的勸說。
“屬下愿意與將軍一起,不久前我只是一介白衣,四處流浪,幸得將軍的舉薦,讓我能看到邊境的山海。我也愿意像谷吉一樣,在遠方為國效力。我雖無沖鋒陷陣的本領,卻可以為將士們記錄戰(zhàn)情、功勛,觀測地圖,照顧后勤。”
高適向李瑄拱手一拜。
谷吉曾經(jīng)在西域為國捐軀,他以谷吉舉例,證明他不懼死亡。
“屬下也愿意輔佐李帥前去,行大丈夫的事情,死得其所!”
岑參繼高適之后拱手說道。
“末將等死生跟隨李帥!”
諸將也紛紛向李瑄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