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無甲吐蕃士兵,更是不堪一擊。
披鎖子甲、扎甲的吐蕃士兵,與唐軍互刺搏命。明明人多,卻往往是兩名唐軍圍攻一個吐蕃鐵騎。
唐軍精騎皆手持靈巧的長槍,他們從鎖子甲、扎甲的薄弱處攻擊,如腰側(cè)、脖頸、面部。
長兵器還有優(yōu)勢,可以趁敵人不防,猛抽其頭部,即便戴著兜鍪,也很有可能一下被抽懵逼。
天地逐漸拉上一層黑幕,李瑄率領(lǐng)唐軍輕騎趕過來。
有李瑄的加入,吐蕃騎兵瞬間崩潰。
除了上百名吐蕃騎兵投降,其他盡被斬殺。
“留下一百人負責將俘虜、戰(zhàn)馬,以及受傷的兄弟,押送回積石城。其余人與我繼續(xù)追擊!”
在得知吐蕃的獸旗逃離,衙將彭任率四百騎在追擊后,李瑄必須跟進,哪怕已經(jīng)天黑。
巡著痕跡,全速追擊十余里,就聽到有戰(zhàn)斗的聲響。
是唐軍精騎在不遠處又牽制住吐蕃的殘兵。
李瑄下令跟進,唐軍圍堵掩殺,將一名名吐蕃士兵砍倒。
面對數(shù)倍于己的唐軍,吐蕃騎兵再無反抗,又有上百名吐蕃士兵投降。
“啟稟將軍,末將請求再次追擊。剛才一交鋒,有數(shù)十騎逃跑,末將懷疑他就是此次領(lǐng)兵的吐蕃萬夫長。另外剛才我們看到有大量吐蕃牛車,往南而走?!?/p>
追擊的騎兵衙將彭任向李瑄回稟,并請求道。
吐蕃的萬夫長,必是吐蕃的千戶所之長,是吐蕃貴族。地位如同大唐的一郡太守加大軍主將。
如果能俘虜,或者擊殺一名萬夫長,絕對是一等的軍功。
“既然敵軍萬夫長已經(jīng)快騎逃離,只數(shù)十騎沒有什么羈絆,我們已無法追上。如果深追,吐蕃宛秀、百谷兩城,以及九曲牧、農(nóng)所屯之兵,會趕來支援?!?/p>
“不過吐蕃的牛車緩慢,無法逃離。我們追擊將牛車俘獲,不失為一件軍功?!?/p>
李瑄拒絕彭任追擊吐蕃萬夫長的請求,追上的概率微乎其微,還會置于險地。
再說一個萬夫長不足以讓李瑄激動。要擒就擒吐蕃的元帥,甚至大論。
大論,即吐蕃大相。
吐蕃大舉亮兵,若贊普不在,必有大論坐鎮(zhèn)。
“遵命!”
聽到李瑄的吩咐后,眾將一起領(lǐng)命。
吐蕃要搶奪唐軍麥子,需要大量車子拉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