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主力步兵趕到戰(zhàn)場,騎兵主力從后方殺出。
李瑄最后又補充一句:如果李虞候有上策,可重新制定策略。
“啟稟將軍,東五里外有一高坡,可容納我軍駐扎?!?/p>
一個時辰后,勘探地勢的士卒回來向李瑄稟告。
李瑄與王思禮親自到那個高坡探查。
陡峭度讓李瑄不滿意,因為戰(zhàn)馬可輕易沖上來。
不一會,士卒又告訴李瑄,北方十里還有一處高坡,那里是突厥騎兵南下的必經(jīng)之路。
李瑄又快馬到那個高坡。
坡度北方大概近三十度。南方只有不到二十度。
突厥騎兵繞到南方,也能沖上來,但比先前那個高坡更占地利。
李瑄立刻傳豐安軍向這里開拔。
夜晚之時,六千豐安步騎到達此地。
李瑄身先士卒,操著一輛滿載物品的戰(zhàn)車,一口氣將其推到坡上的開闊地。
其他士兵牽馬拉載,都沒有李瑄輕松。
用了兩個時辰,所有戰(zhàn)車、士兵,都到達坡頂。
從峽口出發(fā)前,多要兩百輛車,此時派上用場,將南面、西面、東面安置兩重戰(zhàn)車。北方陡峭,只放置一重戰(zhàn)車。
豐安軍駐扎的位置被李瑄標(biāo)記在地圖上,由傳令兵程給張齊丘。
“李將軍,可否率輕騎下坡游擊敵人?四周曠野無邊無際,能牽制一部分?jǐn)瞅T?!?/p>
篝火前,王思禮向李瑄建議道。
“我們的輕騎太少,不足以游射致勝。牽制幾千騎無濟于事。騎兵都攜弓矢,我們居于高地,可更有效幫助我們防御。待援兵到來,再以重騎開道,輕騎隨后沖鋒?!?/p>
李瑄搖頭拒絕王思禮的建議。
就算牽制敵軍幾千騎,攻擊他們的敵軍數(shù)量不會改變。這個高坡最多能容納兩萬人同時進攻。
“將軍英明!”王思禮仔細一想,是這個道理。
豐安軍士卒們吃過飯后,李瑄只安排小部分士兵輪流巡夜,其他士兵休息。
探馬一直會將突厥騎兵的距離反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