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敵騎接近的時候,李瑄突然想到一個主意,向李光弼說道。
等敵騎消耗一部分,大唐的偏師的騎兵,加上皋蘭州等地騎兵,數(shù)量已經(jīng)不下于突厥騎兵。
唐軍甲胄齊全,數(shù)量對等,突厥騎兵幾乎不可能戰(zhàn)勝。
“李將軍智計甚妙,不過如果在豐安軍渡近的地方露破綻,太過明顯。我建議在離豐安軍渡最遠的地方設下破綻?!?/p>
李光弼眼前一亮,沉吟后,給李瑄建議。
“還是李虞候想得周到。”
李瑄認同。
“我立刻通知左廂兵馬使崔將軍。”
唐軍出塞的主要目的是剿滅突厥生力軍,收服突厥左廂。
每一次殲滅,對接下來的行進都有巨大的優(yōu)勢。
本部經(jīng)略軍的統(tǒng)領,為左右?guī)R使。
左廂兵馬使崔湛認為此計可行。
如果能重擊突厥騎兵,少不了他的軍功。
隨即,李瑄將最南面軍陣的戰(zhàn)車、鹿角藏在更遠的地方,從城中取黑布遮蓋。
并且在這一段,不留穿重甲的士兵。
突厥騎兵看到后,會以為唐軍防守力量不足。
“轟隆隆……”
等待不到一個時辰,萬馬奔騰的聲音打破黑夜的寂靜,大地都在震顫。
突厥一萬騎星夜趕來,他們的探馬可以逼近豐安軍城。
“稟統(tǒng)領,豐安軍渡正有唐軍在連夜過河!”
突厥的探馬弄清楚情況后,向頗黎稟告。
“唐軍已在城前背水列陣,靠近觀察唐軍的陣形情況?!?/p>
頗黎眉頭一皺,向探馬吩咐道。
他明白自己一方上當了,唐軍不是從鳴沙渡過河,而是轉(zhuǎn)到豐安渡。
等豐安渡聚集成軍,唐軍會立刻北上,掩護鳴沙渡的兵馬過河。
到時候?qū)ν回黍T兵來說,將是一場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