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時人都謂王維無雙,但李瑄最清楚李白的“天才”,以及后世的地位。唯有杜甫能與之比肩。
這個時代,詩人想要名揚天下,只有兩個地方,長安和洛陽。
那是天下文人薈萃之地!
在開元年間,李白雖然去過長安和洛陽,但他父親李客是商人,《唐六典》規(guī)定,“工商之家,不得預(yù)于士”。
無法進士及和玉真公主又聯(lián)名推薦,李白終被李隆基所知,任命為翰林待詔。
李隆基降輦步迎,以七寶床賜食于前,親手調(diào)羹,這讓李白一時名聲大噪。
但他帶來的沖擊力,依然比不上二十年多前就已經(jīng)名動長安,又是太原王氏出身的文壇領(lǐng)袖王維。
整個天寶年間,都是李白沉淀的過程,每過一載,李白的名聲,就提高一分。
在安史之亂后,雖然皇帝還是王維的崇拜者,但民間文人心中,李白已經(jīng)不下于王維。
等李白死后,他留下的浪漫發(fā)酵,他雄奇飄逸,變化莫測的詩風(fēng),讓無數(shù)文人追捧。
不下百年,長安有傳:盛唐有三絕,李白的詩,張旭的草書,裴旻的劍舞。
詩歌,草書,劍舞。這三樣?xùn)|西,最能表達飄逸與浪漫,滿足文人士大夫的憧憬與幻想。
李白在那時,成為真正“高高在上”的謫仙人。
“止步!”
李瑄就要沖破人群,靠近李白和賀知章的所在地時,被右相府的青衣惡奴喝住。
“放肆!我乃宗室子弟,與八郎是朋友,敢攔我,不怕八郎懲戒你們嗎?”
李瑄說話的時候,一把將攔住他的青衣惡奴推開。
幾名惡奴見李瑄衣著華貴,頗有風(fēng)度,張口就宗室,又號稱李屹的朋友,一時竟不敢攔。
都知李屹蠻不講理,完全靠自己的喜怒,獎懲奴婢。
李瑄看到李林甫的,他雖然八十余歲,但依然精神矍鑠。
他是心態(tài)很好的老人,越活越年輕,越老越縱情,不久前還干出“金龜換酒”的荒謬事情,雖然酒醒后立馬贖回象征著身份的金龜,卻傳為佳話。
李白一襲白衣,身材適中,留著稀疏的胡須。雖然看起來有些不修邊幅,但整個人有一種出塵的氣質(zhì)。
特別是他那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像是倒映著宇宙星辰一樣,深邃明亮。
此時的李白傲然面對攔住他的右相府家奴,任李嶼軟硬兼施,也不愿意為這種人寫下詩歌。
入官場一年,李白發(fā)現(xiàn)和他幻想的不太一樣。
雖貴為皇帝的“御用文書”,但一腔熱情,無從施展。
李白自命清高,傲視權(quán)貴,不愿與之同流合污。
也正是這種天真,短短半年不到,就被現(xiàn)實擊得粉碎。
再加上今日李嶼的逼迫,讓李白更討厭權(quán)貴們粗鄙傲慢的嘴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