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乾曜和姚崇同為宰相時,剛正不阿,大公無私,但李隆基卻一直不把源乾曜的話當(dāng)回事。明明是兩人一起執(zhí)宰,但凡功必歸于姚崇,凡過必歸于源乾曜。
一直到姚崇死后,源乾曜再次拜相,李隆基才覺得源乾曜是個人才。
“回前廳!大郎,四郎,你們也來?!?/p>
此時,李適之也覺得蹊蹺,他丟下棍子,先一步扭頭。
去年嚴(yán)挺之和盧絢都有入相之勢。
卻被李林甫三言兩語弄到東都洛陽去養(yǎng)老。
李適之在“政事堂”沒少和李林甫意見相左,兩人也經(jīng)常鬧不愉快。
他聽說過李林甫“立杖馬”的事情。
李林甫非良善之輩啊!
李瑄見李適之冷靜,跟著兄長們一起來到前廳。
“你們覺得李林甫意欲何為?”
李適之重回座位后,問李霅和李季卿。
“今圣人肆意封賞,國庫不如開元鼎盛,華山若有金礦,采之富國。這么大的功勞,李林甫不該讓給父親。”李霅猜不出李林甫的目的,但依舊疑慮。
“李林甫強勢有欲望,且工于心計。時人都拿則天時期‘笑里藏刀’的李義府與其相比,但我看來,李義府遠遠不及李林甫!父親要三思后行?!?/p>
李季卿雖在二十歲就明經(jīng)及
興慶宮
“為將者,需磨礪統(tǒng)帥之才,安邊定民。七郎現(xiàn)在毫無資歷、政績,即便從軍,為父也無法安排你掌管一軍?!?/p>
李適之聽到李瑄話,面色一怔后,語重心長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