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瑄拍了拍尺帶珠丹的肩膀,話語中充斥著弦外之音。
“李瑄,你冥頑不靈,必不得好死。”
尺帶珠丹看出來,李瑄和漢人史書上的那些將領(lǐng)一樣無政治頭腦。
“你貪生怕死,今日我俘你,你應(yīng)該感謝我?!崩瞵u沒有生氣,而是緩緩說道。
“你糊涂了?”
尺帶珠丹話語也變得沖起來。
“我要不擒你!你回邏些后必死無疑,甚至回不到邏些城!”
李瑄篤定道。
吐蕃的貴族可都是狠角色。尺帶珠丹這樣折騰,國內(nèi)怨聲載道。
憤怒的人,野心的人,必然會放手一搏。
李瑄甚至認為,哪怕沒有末氏和朗氏,其他貴族也會向尺帶珠丹動手。
只是不知道上大名鼎鼎的“瑪祥·仲巴杰”是否會和歷史上一樣掌權(quán)。
這個人李瑄還沒交手過,但他從政治、軍事,甚至宗教,都把恩蘭·達扎路恭吃得死死的。
“我為贊普四十多年,我繼位的時候,你父親李適之還在玩泥巴,國內(nèi)百姓、都對我心悅誠服,誰會殺我?誰敢殺我?”
尺帶珠丹裝腔作勢地說道,實際上李瑄的話,讓他陷入糾結(jié)之中。
他年富力壯,沒有選定贊普繼承人。
國內(nèi)肯定會一番爭斗,本就衰弱的吐蕃,命運是如何呢?
如果唐軍運送物資到柏海一帶,會不會在來年立刻進攻吐蕃呢?
雖柏海距離邏些數(shù)千里路,十分險峻。但準備妥善,以李瑄的能力很有可能攻入邏些城。
“哈哈,贊普請拭目以待。等你們的使者到長安,會將國內(nèi)的消息傳遞給你?!?/p>
李瑄笑了一聲。
武街之戰(zhàn)之后,吐蕃求和,想以平等的禮節(jié)見李隆基。被李隆基斷然拒絕。
這一次大戰(zhàn),吐蕃一敗涂地,連求和的機會都沒了。
他們害怕唐軍會繼續(xù)攻擊,八成會選擇向大唐俯首稱臣,獻上大量的金銀珠寶,規(guī)定每年的上貢物品。
哪怕是像回紇那樣臣服。
有的時候,臣服并不是真正的服從,而是休養(yǎng)生息,以圖東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