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見大帥。”
“我奉大論命令前來,是想向大唐請降。自文成公主入雪域高原以來,吐蕃與大唐本該親密無間,但因贊普的原因和種種因果,致使兩國關系邁入深淵。”
“百年來的交戰(zhàn),無數漢、蕃百姓命喪于戰(zhàn)亂之中,青海之畔,九曲之上,黃河之中,一直血流不止……”
“這是吐蕃的過錯,不該去挑釁大唐的威嚴,以至于此,追悔莫及……”
吐蕃使者沒有以使者的口氣說話,他將姿態(tài)放得很低,向南霽云、段秀實一禮后,開門見山地說出求見的目的。
他是瑪祥·仲巴杰的侄子,明白自己的長輩做出這個決定很困難。
但在他的念想中,這或許就是為了家族吧!
南霽云和段秀實對視一眼后,南霽云開口回應:“大唐不堪吐蕃的禍亂,勞師遠征?,斚椤ぶ侔徒軕撁靼状筇频哪康?,投降,可不單單是求和?!?/p>
以前南霽云和段秀實以為瑪祥·仲巴杰就是一個投機取巧之徒。
在至尊與吐蕃對壘的那幾年中,一直是沒廬·窮桑倭兒芒、末·結桑東則布、論悉頰藏、尚結息、尚野息這些。
哪輪到瑪祥·仲巴杰?
只是至尊將這些吐蕃的政務大臣全部橫掃,瑪祥·仲巴杰才嶄露頭角。
但瑪祥·仲巴杰掌握吐蕃這十年,讓他們刮目相看。
此人能驅逐末·結桑東則布上位,并非是運氣。
大軍已經做好進攻邏些城的準備。瑪祥·仲巴杰的突然服軟,讓他們始料未及。
“回大帥,我等自然清楚。此次投降,心服口服。吐蕃甘愿為大唐真正的附屬,大唐可以在邏些城中,駐扎兵馬……”
吐蕃使者一臉難受地回答道。
那樣吐蕃就和大唐在西域的附屬國沒有區(qū)別。
就如大唐的安西都護府在龜茲國的王城龜茲城一樣。
“古往今來,用兵之事,往往在萬死之中,求得一生?,斚椤ぶ侔徒芨艺儕Z權,為何沒有一拼的勇氣?”
段秀實向吐蕃使者詢問道。
謹慎起見,以防是吐蕃的陰謀詭計,故意讓唐軍遠征軍松懈。
吐蕃常和唐軍作戰(zhàn),不乏使用陰謀詭計。
“因觸怒天兵,現國內人氣皆失。又有舊貴族的反對派屢屢作對。我們大論如果落幕,結局一定會悲慘。所以選擇獻上吐蕃的天命和神器,讓贊普成為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