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超過五十萬的超級大郡有東陽郡、晉陵郡、丹揚郡、吳郡、余杭郡、會稽郡、臨???、吳興郡、信安郡。
這些郡的人口,在打豪強、分土地以后迎來爆發(fā),農(nóng)奴、逃戶,重新被各地記錄,重分土地。
整個江南西道,原本戶籍六十萬,人口三百七十萬。
待乾元二載冬天的時候,戶籍人口已到達四百五十七萬八千六百二十一人。
新增土地一千余萬畝。
整個江南東道,原本戶籍一百一十四萬戶,人口七百余萬。
現(xiàn)戶籍人口已經(jīng)到達八百九十六萬五千七百三十三人。
新增土地超過近兩千萬畝。
吳郡。
這個原本只有六十三萬人口的江南大郡,現(xiàn)在戶籍人口已至七十八萬五千四百三十人。
嘉興縣,這里幾乎沒有山脈丘陵,是江南最重要的產(chǎn)量地。
恰恰是這樣的良田,最會使豪強覬覦。
整個嘉興,新得到三十余萬畝耕地。
足夠每戶人家分得五十畝桑田,二十畝永業(yè)田的標準。
今日,正是嘉興青塘鄉(xiāng)里統(tǒng)計戶口、耕地,在嘉興令封甲的主持下,向百姓分發(fā)田地。
嘉興令封甲也十分開心,偌大的嘉興縣,就剩下這一個鄉(xiāng)沒完成。
封甲是天寶七載時,李瑄改革科舉后的平民狀元。
他本就是離嘉興不遠的余姚人。
十年寒窗苦讀,千里迢迢到達長安,落魄至賣魚為生。
如果李瑄沒有更改科舉制度,那年的狀元一定不是封甲。
甚至是否能進士及第,都要打上一個問號。
因為那年的科舉,題目由李瑄出,有數(shù)學(xué)題。
連主題都是關(guān)于變革的內(nèi)容。
是以,封甲對李瑄由是感激,對李瑄的雄才大略五體投地。
本來封甲被授與左補闕,楊國忠當政的時候,被貶為唐興尉。
李瑄王者歸來后,右遷為嘉興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