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官明白!”
封常清陡然明白了,秦王是趁機讓東北諸胡消耗實力,等時機成熟,再坐收漁翁之利。
“東北看似苦寒,實為可用寶地。大鮮卑山(今大興安嶺)北部的室韋,不僅游牧,還種植麥、粟等農(nóng)作物,這在游牧民族中非常罕見。既然可以大規(guī)模種植糧食,那漢人也可以遷徙居住,只要將路修通?!?/p>
“渤海國境內(nèi)的諸部靺鞨,更是種植麻、黍、稷、麥、豆、粟等五谷作物,還養(yǎng)殖以雞犬豬等牲畜?!?/p>
“真正的開疆擴土,不是馬蹄踏上,而是將無地少地,生活困難的漢人百姓遷過去,既減少內(nèi)部矛盾,又增加邊境實力,百年以后,才會徹底成為漢地。”
“這些都需要我輩努力!”
李瑄向封常清解釋什么是真正的開疆擴土。
所謂征服一個民族,看似風光,一旦征服者昏庸,或死亡,龐大的疆域立刻土崩瓦解。
原本的征服者像是豬狗一樣被原住民屠宰。
李瑄有經(jīng)驗,知道征服一個地方,武力、人口、文化,缺一不可。
用移民的漢文化,同化原住民,使得漢胡歸一,不再有夷夏之辨。
“下官愿意赴湯蹈火,輔佐秦王成就大業(yè)?!?/p>
封常清向李瑄一拜。
李瑄點了點頭,吩咐封常清退下準備。
看似是李瑄將契丹、奚等部逼向絕路,實際上是他們自己的宿命。
奚王李日越,契丹王李懷秀都跟隨安祿山死在中原。
他們的部落一盤撒沙。
往北逃,又能逃到哪里?
向西,李瑄不開口,回紇敢接納嗎?
李瑄的靈武軍、太原軍可不是吃素的。
他們召集為數(shù)不多的兵力,要么進攻靺鞨、室韋,要么被大唐進攻。
……
十月十四日,洛陽城東,人山人海。
洛陽周邊的百姓得知要處斬叛軍將領后,連夜向洛陽而來。
他們要親眼目睹這些惡魔一樣的叛軍身首異處。
行刑當天,陰云密布,沒有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