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忠為什么有今日地位?
除了是楊玉環(huán)的遠方堂兄外,還有李隆基的偏信。
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
李隆基一直以為自己超過自己的曾祖父李世民。
如果現在蓋棺定論的話,他還遠遠不及。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臣會輔助圣人,平定叛亂的?!?/p>
李瑄一邊向百姓招手,一邊與李隆基“談笑風生”。
從咸陽過來的路上,李瑄與李隆基幾無言語。
現為在大庭廣眾下表現出君臣和睦,要不斷與李隆基搭話。
李隆基還要開口回應。
如果李隆基一直閉口不言,氣氛也會不對勁。
所以李瑄神色一動,向李隆基說道:“圣人自繼位以來,能用到名相,恐只有我了吧!”
“姚崇、張說不比你差?!?/p>
李隆基一聽就不爽了,盛世數十年,連一個名相都沒有,豈不是說他有眼無珠?
“姚崇除了善于治吏,有哪些過人之處呢?”
李瑄問李隆基道。
“姚崇年過六旬時,還能在驪山躍馬彎弓,宛若少年。若姚崇在,賊不足以滅也!”
李隆基模棱兩可地回答李瑄。
他口中的“賊”可以是安祿山,也可以是李瑄。
“姑且如此吧!時人都以宋璟和姚崇并列,他清廉強干,像魏征一樣犯顏直諫,使吏治更清明,他有沒有滅賊能力?”
李瑄笑了笑,又以姚崇引出宋璟。
救時宰相,有腳陽春。輝煌的開元盛世,姚宋是永遠無法繞過去的一個組合。
盡管姚宋一個在首席宰相三年,一個在首席宰相四年,在漫長的開元盛世中不算什么,但高樓大廈的基礎,都是二人主持下打造。
崇善應變以成務,璟善守文以持正。
按理說,李隆基追憶姚崇的時候,一定會欣賞宋璟,但李隆基輕哼一聲:“宋璟只是一個沽名賣直之人,哪里比得上姚崇?”
“盧懷慎和源乾耀有什么樣的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