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清宮下過年,確實不是李瑄希望的。
但李隆基懶得回長安,依舊在溫暖的華清宮中,夢為神仙。
只是在元正日的時候,李隆基帶著文武百官到朝元閣朝拜。
然后大年初三的時候,于華清宮宴樂百官。
李隆基早早讓李瑄準備上元節(jié)燈會。
他要在華清宮,與玉環(huán)娘子一起,欣賞上元燈燭。
但新建的華清宮,想要布置如長安那樣的燈火,耗資巨大。
因為大唐皇帝觀賞的,可不是平民百姓那樣的“火燭”、“火燈籠”。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騎皆秾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這是與杜甫祖父齊名的蘇味道的名篇,描述高宗時代的上元夜。
李隆基執(zhí)政的時候,使元宵節(jié)更盛大,他不惜斥巨資搭建燈輪、燈樹、燈樓等,各種新型花燈的設計更是巧奪天工,精美絕倫。
上元夜時,宮中選出的歌女,頭戴花冠,身穿霞帔。每一名歌女的服裝就要花費三百貫,可見典禮的奢華。
所以李瑄要想在華清宮搞出長安那種氣氛,所花費錢財,最少得數(shù)百萬貫。
這是一個天文數(shù)字。
李瑄是迎合上意,但不想在變法的時候,于此上面花費,這些都是民脂民膏。
“七郎,上元夜將至,圣人吩咐你籌備上元夜典禮,現(xiàn)宮殿內(nèi)外,不見花燈,不見器具。屆時如何向圣人交待?右相被你壓制,正想著彈劾你呢!”
正月初八,高力士來中書門下堂見李瑄。
李瑄領下籌備上元典禮,卻遲遲未付諸行動。
李隆基允許李瑄動用國庫金銀,大辦特辦??涩F(xiàn)在李瑄既不動用國庫絹錢,也不耗費工匠。
讓高力士看著著急。
在高力士的計劃中,要將整個驪山妝點,讓圣人和娘子登上驪山頂部的翠云亭上,一覽燈樓美景。
高力士催促李瑄多次,但李瑄每每都說“高翁放心!”
可臨近上元夜的時候,高力士的心一點也放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