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適之和李霅剛送他出府,李瑄便拒絕他們再送,他要趁早趕路。
父兄只能作罷,希望來年七郎如是歸來!
雖然天未亮,但街道上已經(jīng)有人在打掃。
平時,應(yīng)該還有上早朝的人。
但今日因宴會停止早朝。
“夜如其何,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鸞聲將將……”
李瑄看著興慶宮的方向,吐出這意味深長的詩句,然后帶著親衛(wèi)和裴瓔,穿梭街道,通過天未亮,便已大開的長安金光門……
安祿山蠢蠢欲動,豪強的乞降
李瑄前往咸陽驛站的時候,長安依舊風(fēng)起云涌。
權(quán)臣李林甫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不久后,長安有傳:松柏皆不見,楊花飛滿天。
楊釗借助這股勢,決心一飛沖天,一鳴驚人。
長安的權(quán)貴,見風(fēng)使舵,想以“君輕爵位”,得到富貴。
地方的官吏,哪怕是張九齡的親弟弟張九皋也不能免俗,將寶物送至長安,討好皇帝和貴妃!
有的官吏直接將寶物送至五楊手中,請五楊求官。
李隆基已經(jīng)忘記開元時期的勤奮與節(jié)儉。
遙想開元二年,李隆基以風(fēng)俗奢糜。下制:乘輿服御、金銀器玩,宜令有司銷毀,以供軍國之用;其珠玉、錦繡,焚于殿前;后妃以下,皆毋得服珠玉錦繡。
同時又下令:自今天下更毋得采珠玉,織錦繡等物,違者杖一百;工人減一等。罷兩京織錦坊。
他不僅僅在殿前燒毀錦繡節(jié)儉,還下令關(guān)閉為皇室制造錦繡的工坊。
是以,宰相、大臣人人自勉,不敢貪污,一心為國。
姚崇、宋璟、盧懷慎、源乾曜、張說、蘇颋、張嘉貞、李元纮、杜暹、裴光庭、韓休、裴耀卿、張九齡等一連十幾位有為的宰相,拉開開元盛世的序幕。
至改元天寶,關(guān)閉的工坊早已打開,為貴妃制造衣物者,多達七百余人。
那些金銀珠寶,以李隆基的心情賞賜。
只要令李隆基高興,就能賞賜職事官,爵位。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這句《詩經(jīng)》上的名句李隆基一定讀到過,但沒有記住這八個字的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