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這名百姓之外,李瑄又詢問其他兩名百姓,他們都說是大族馬氏的奴仆。
有一名百姓也是在大河酒肆見過,另一名見過刺客在打架的時候,放過狠話。
得知確切結(jié)果后,李瑄賞賜這三名百姓每人十貫!
隨即,李瑄召路嗣恭來府衙。
“姑臧令路嗣恭拜見都督。”
路嗣恭今年三十五歲上下,看起來平平無奇。
實際上他是一位理財高手,即便姑臧問題很多,也依然能憑借姑臧城的地理優(yōu)勢,創(chuàng)造除京畿外,最高的稅收。
“聞路縣令遇險,坐立難安。得知路縣令無事后,又如釋重負。光天化日之下,竟會在姑臧城外出現(xiàn)這樣的事情。連縣令都敢刺殺,那些貧民百姓,無依無靠的胡商,又要遭受到何種欺壓!”
李瑄讓路嗣恭不必多禮。
能在關(guān)鍵時刻逃脫一命,實所幸運。
路嗣恭以前名為“劍客”,但實際上他的劍術(shù)一般。
劍客只是一種精神而已,他始終秉持。
“多謝都督關(guān)心,都是一些宵小之輩?!?/p>
見李瑄如此關(guān)心他,路嗣恭深受感動。
別看他被圣人親自賜名,但他終究是一個小縣令。
他父親路太一曾至太原令,使他得以門蔭入仕。
但他父親的品秩不上不下,門蔭入仕一直在縣內(nèi)為官。
圣人起名,也許只是一時興起。過后就忘了。
事實上也確實是如此,李瑄知道天寶年間,路嗣恭即便升遷,也是從縣令之中升遷,將來轉(zhuǎn)到離長安近的地方為縣令,不被重用。
等李亨繼位后,路嗣恭才開始崛起。
“刺殺路縣令的刺客,為城中大族馬氏的奴仆。這馬氏這么囂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