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炮擊的時間,還有不到半刻,李瑄突然問太子李奕。
“回父皇,是父皇發(fā)明的青銅大炮,射程能達到十里,崩天裂地?!?/p>
李奕言語中充滿崇拜,他知道神機營這種特殊兵種。
這一切都得益于火藥的誕生。
父皇將造紙術(shù)、印刷術(shù)、指南針、火藥,稱為華夏最偉大的發(fā)明。
但也有諸多不解。
造紙術(shù)和印刷術(shù),打破世家大族的書籍壟斷,使平民百姓更容易獲得知識。大唐文風之盛,古代未有比擬。
火藥已經(jīng)用于修路,天塹變通途。也可以綻放成美麗的煙花,與萬民同樂。
更有現(xiàn)在的青銅大炮,火槍。
李奕始終不明白指南針的用處。
因為有太多東西,可以辨別方向。
“望井觀天,只有一孔之見;登高遠望,方知天外有天。好好看看青銅大炮的威力,我們這個時代,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如果大唐不思進取,將來敵人會用更大、更遠的大炮射擊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百姓。”
李瑄向李奕教導道。
工業(yè)對農(nóng)業(yè),有著絕對的碾壓;是否誰先行一步,誰就掌控世界?
并非如此。
歷史上,宋代開始出現(xiàn)槍炮,但數(shù)百年后,卻被列強轟開國門。
要么不變,要么徹徹底底。
為家天下,防著百姓,怕火器威脅自己的統(tǒng)治,遲早成為歷史的罪人。
“對面的大食人,在經(jīng)典和諺語中,充滿真理。一如我們燦爛的華夏文化一樣,有的話語振聾發(fā)聵?!?/p>
“這一刻真理有什么用?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內(nèi)……”
見李奕處于思考中,李瑄又說出這番至理名言。
“轟隆……”
他話音落。
一聲震天動地的巨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