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洛陽由其他剩余的天策衛(wèi)、神策衛(wèi)駐守。
并由李瑄的心腹車神塞率領三萬鳳翔軍坐鎮(zhèn)長安。
要知道,車神塞是罕有當八年鳳翔都督的大將軍。
可以認為鳳翔都督府是長安的又一支禁軍。
與宰相們商議過后,李瑄于翌日朝會,向文武百官宣布御駕西征。
由中書舍人擬定召令,宣詔天下:
朕承天命,君臨萬邦,踐祚以來,殫精竭慮,唯愿海晏河清,蒼生咸享太平。今有西方大食,屢犯大唐,不服教化,罔顧大義,屢行悖逆之事。
其于商路設障,致我大唐珍貨壅滯,絲路不平,諸業(yè)難興;又對天可汗詔令視同敝屣,輕慢無禮,使恩澤不達,政令難通,實乃大唐之公敵……
朕以天下為懷,初未動干戈,屢遣使節(jié),陳說利害,示以仁德,期其悔悟。奈何大食剛愎自用,怙惡不悛,反增驕縱,挑釁日頻。朕之容忍,非為怯懦,實欲全萬民之生息,保邦國之和睦。然今其行徑已危及華夏根基,阻滯國運昌隆,若再姑息,必致邊疆難安,黎庶蒙塵。
今朕決意西征,奉天討逆。傳檄天下,集我西部雄師勁旅,遴選良將謀臣。諸軍當懷忠義之心,奮勇向前,揚我大唐之威,振我華夏之魂。所到之處,務須秋毫無犯,以仁德之師,感化頑愚;遇敵則戰(zhàn),戰(zhàn)必勝之,令大食蠻夷知我朝天威難犯,圣意難違。朕將親督此戰(zhàn),待凱旋之日,與萬民同慶,共享太平之盛……
李瑄又令戶部、商部、農(nóng)部、太府等部門,籌備糧草,順著長安至敦煌的馳道,將糧草、絹錢、物資送過去。
以犒賞士卒,增加儲備。
現(xiàn)在大唐整合四方蠻夷,馬監(jiān)馬匹超過二百四十萬匹,是開元巔峰時期的三倍。
這還不包括軍隊的戰(zhàn)馬和草原都護府、瀚海都護府、雪域都護府等十大都護府的少數(shù)民族牧民馬匹,以及附屬國家的馬匹和漢人牧民的私馬。
大唐挑選十萬匹良馬,作為遠征的備用馬。
從河西、西域準備三萬匹駱駝,馱運物資。
令成后,大唐的兵部、天策府開始運轉。
九月中旬,四萬天策衛(wèi)、神策衛(wèi)軍隊,先行一步,攜帶物資,出長安。
他們的目的地是蔥嶺都護府的薩末鞬城。
李嗣業(yè)、馬璘等將,也會整軍備戰(zhàn)。
其中,河西、敦煌、北庭三軍,則是有一半兵馬參與戰(zhàn)爭,其余駐守。
畢竟回紇剛滅亡不久,草原還要有名將坐鎮(zhèn)。
不久后,李瑄以天可汗召令,向附屬胡部、西域三十六國傳令,使他們配合。
李瑄又讓在雪域高原的南霽云,挑選五千吐蕃騎兵,從西北部入西域,等待召令。
等明年以后,李瑄會率領羽林、龍武、飛龍禁軍輕裝簡行,前往西域。
同時,李瑄準備新成立一個神機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