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只要世界上只有大唐強大,有朝一日能在時代的浪潮中整合全球資源,建立以華夏民族為體系的巨無霸。
那就是“唐”的勝利!
“我也聽說淮陰郡之事,利欲熏心之徒,自古皆有。大樹上有幾只蟲子,不足以撼動大樹。天下人都知道至尊殫精竭力,以巡視南方震懾宵小。如這樣下去,那些妖魔鬼怪,遲早會顯形?!?/p>
李白緩緩地向李瑄說道。
他也看過《西游記》,覺得很有意思,也有期待感。
如今的《西游記》,許多隱喻就是國家中的貪官污吏,李瑄暗示他們是“魑魅魍魎”和“妖魔鬼怪”。
《西游記》之所以能流傳這么廣,最大的原因之一是李瑄所著。
現(xiàn)在《西游記》衍生一批狂熱者,他們來到洛陽的凈土寺和長安的弘福寺,這些唐玄葬呆過的寺廟。
有的甚至開始自己的“西游”,西出長安,到達西域。
天下郡縣,最少出現(xiàn)上百個“花果山”和“五指山”。
各地官吏上書朝廷發(fā)現(xiàn)“水簾洞”。
這是文化帶來的影響。
更多的落榜文人,開始嘗試寫小說為生,出現(xiàn)不同形式的小說。
有邏輯緊密的小說,令地方追捧。
“我也希望官吏們收緊欲望,為民做事。他們身兼百姓的意志,有令人尊敬的地方,還有優(yōu)渥的俸祿。有什么不知足的目的?”
李瑄開口說道。
實際上,他已經(jīng)決定源源不斷地進行整肅風(fēng)紀。
開始對御史臺進行改革,擴大監(jiān)察機構(gòu)。
御史臺的官吏太少,即便監(jiān)察御史被李瑄擴大到三十個也遠遠不夠。
李瑄回去后會設(shè)立三十個監(jiān)察部。
即監(jiān)察著,官應(yīng)老病休”。
這是這個時代所有詩人的心聲。
詩仙也是人,像古人一樣的遠大抱負,一直存在。
曾幾何時,李白也想過李瑄登基后,重用了高適、岑參、王維、王昌齡、杜甫,為何不用他呢?
直到“智慧宮”出現(xiàn),李白才知道,治理天下的才干,不過是他的一廂情愿。
李瑄之所以是李瑄。
是因為李瑄從來不會直接把一個人提拔到天上。
統(tǒng)帥軍隊的時候,李瑄對將領(lǐng)們論功勞提拔,一級一級。
杜甫、高適、岑參、王昌齡等官吏,都是一步步升上去的。
李瑄最信任的幕僚李泌,曾經(jīng)為李瑄立那么大功勞,就因為一直是白身,李瑄沒有直接提拔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