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鉉趕緊回應(yīng)。
李瑄點(diǎn)了點(diǎn)頭,又與常鉉交流其他一些關(guān)于民生的事情。
然后在常鉉的陪同下,來到碼頭外,見碼頭外的百姓。
百姓們扶老攜幼來拜見他,他自然得問候一番。
這也符合李瑄的一貫形象。
李瑄每次關(guān)中巡視后,次月的《大唐月報》上,就能生動形象地記錄天子問候老幼,異常親民的信息。
是以,天南地北的百姓都下意識認(rèn)為天子仁厚,是萬古明君。
“至尊來了!”
“哪個是至尊……”
“常太守身邊者,是為至尊!”
“至尊好生英武,和傳說中的樣貌,完全不一樣。”
“老朽一把年紀(jì),竟還能見到至尊,今生死而無憾?!?/p>
“阿爺,至尊是什么?”
有三歲孩童問。
“是讓天下吃飽穿暖的圣人。”
一名中年男子回答。
從不同的視角,能在李瑄身上看到不同的功績。
“拜見至尊……”
百姓們知道禮數(shù),李瑄所過之處,按照傳言中那樣,向李瑄行禮。
“諸鄉(xiāng)親父老,不必多禮?!?/p>
李瑄上前,抬手示意百姓免禮。
一句父老鄉(xiāng)親,拉近無數(shù)親近。
他讓官兵到一邊去,自己拉著一名老者,噓寒問暖。
把這名老者激動得熱淚盈眶,哽咽難以發(fā)聲。
這種架勢,古往今來獨(dú)一份。
李瑄還將一名孩童攜在懷里,并從口袋中掏出洛陽的“果糖”,分給遇見的孩童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