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以大唐都護府為例子,告戒附屬胡部,如果不反抗大唐,不僅酋長們失去權(quán)利,牧民們也會在冬天全部凍餓而死。
比如以前的安北都護府,也只是名義上的都護府,負責調(diào)停諸部矛盾爭端。
以前的草原都督府,更是大唐為胡人酋長所加的“頭銜”。
現(xiàn)在都督府不存在了,都護府開始直接插手草原部落的統(tǒng)治,遷徙漢民,歸攏牧場,屯積田地。
明顯是把都護府當領(lǐng)土一樣治理。
這樣霸道的行徑,令一些胡人酋長非常不滿。
哪怕是天可汗的威名,也不能使他們束手就擒。
歸根結(jié)底,骨力裴羅和磨延啜兩代雄主經(jīng)營,賞功罰罪,頗得人心。
也唯有一些對葉護太子有好感的部落,在得知葉護太子撥亂反正后,才會心中動搖。
另外一部分是本就和回紇有間隙的部落。
他們在天軍到來后,不會為回紇而戰(zhàn),會直接投靠大唐。
畢竟投靠誰都需要繳納稅收。
比如薩彥嶺部族,前腳回紇剛征服。
磨延啜死后,薩彥嶺部族立刻向大唐投誠,細數(shù)回紇的罪惡。
……
江河奔流,萬物復蘇。
在俱倫泊東北一百五十里的地方。
李光弼率胡、漢聯(lián)軍騎兵,共兩萬騎。風馳電掣般席卷草原。
馬蹄踏處,黃塵蔽日,如洶涌的沙浪翻騰而起,彌漫四野。
“停……”
“今日作罷,埋鍋造飯,斥候探查消息,明日再行進?!?/p>
落日西斜之際,李光弼暫令停軍休息。
這次出兵,每個都督府都有明確的目標。
李光弼通過細作探知的消息,知道回紇和拔野古部一萬多騎駐扎在俱倫湖的西面。
所以李光弼早早就渡過望建河,順著東北方向而來。
范陽都督府目的是掃滅俱倫湖西的回紇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