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還是希望李瑄能在有精力的時候,巡視天下。
而不是像他一樣,在美麗的長安宮殿中。
春有興慶宮,夏有大明宮,秋有太極宮,冬有華清宮。
一萬年如此,就是天上的神仙!
想自己醉生夢死的時刻,在華清宮說出這番話。
他不敢相信,那是曾經(jīng)的自己。
他不配稱之為圣人。
天寶千載,改元為載。
是自己欺騙自己。
古代的“天子巡狩制度”,更能容易體會民情。
如劉邦和劉秀,以及太宗皇帝,就經(jīng)常巡視地方。
而非他一樣,在長安沒有糧食的時候,被迫去洛陽執(zhí)政。
東巡的一次,卻是泰山封禪。
完后,還怕洛陽權貴勢大,大拆紫薇城中的宮殿。
現(xiàn)看到大唐月報,李隆基才知道他在天寶年間做的荒唐事。
“太上皇之言,我謹記在心?!?/p>
李瑄此言極為認真。
他比誰都明白人心會變。
還有一種情況叫由下到上的支配,文武大臣有心無心,會蒙蔽圣聽。
錯綜復雜的情勢,遮住皇帝的眼睛,使皇帝看不見天下黎民蒼生;捂住皇帝的耳朵,使皇帝聽不到八方的聲音。
皇帝走出深宮,進行實地視察,比單純看奏章或聽臣子們的議論更能了解實際情況。
一旦承平日久,就是李瑄必須做的事情。
“我累了,休息一會兒?!?/p>